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据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中国国内市场四大类商品货值所占比重如下。
1920年(%)1936年(%)
农业产品42.343.0
手工制造业产品32.225.5
近代工矿业产品12.719.4
国内产商品合计87.287.9
进口洋货12.812.1

它反映出该时期中国
A.传统生产方式稳固
B.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C.列强在华势力减弱
D.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2 . 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
A.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B.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
C.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D.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列是中国近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幅图片。

材料二1936年前,在西南现代工矿企业几乎是空白。……1938年上半年,国民政府确立了“以西南诸省为主要地区,开发各种矿产,建立国营重工业,而于民营工业及乡村手工业为普遍之调整与提倡”的经济建设方针,并在这年6月的经济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工矿事业之发展,注重西南各省为已定之方针。”于此,西南很快变身为新兴工矿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在迁入地的分布上,仅四川、重庆等地的内迁工厂就有430多家,60%以上的内迁厂矿都聚集到了川渝地区。因此,有评论称:“川渝工业区是后方主要的工业区”,……这些新建和内迁的企业在当时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现代企业的骨干力量之一。

——节选自张守广的《抗战时期西南工业全息图》

材料三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成为国家的变革目标,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也是民族主义促迫下的产物。

——冯静《民族主义、现代化与国家——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诠释与反思》

(1)材料反映出了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决定在西南建立工矿企业及大量工厂内迁的原因,并分析在西南建厂及大量工厂迁居川渝等地的影响。

(3)结合建国初的史实,评述作者的观点。

2018-03-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
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
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6 . 国货运动发端于20世纪布抗议美国排华事件,20年代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30年代达到顶峰,先后出现“国货年”(1932年)“妇女国货年”(1934年)、“学生国货年”(1935年)、“市民国货年”(1936年)。这一现象
A.是单一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的结果
B.体现国人自觉排外的理性心理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推动了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根本转变
8 .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民族工业的内迁
B.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C.国际交通线打通
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9 . 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借款次数总额经建借款额及占
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
晚清政府20813.1亿两(白银)3.7亿两;28.2%2.8亿两;76%
北京政府64615.7亿元(银元)4.5亿元;28.6%3.2亿元;71%
南京政府10845.0亿元(银元)6.0亿元;13.3%2.2亿元;37%

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2017-11-03更新 | 5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
年份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有同类产品)总税则
必需品合计无出口有出口合计
1928年5.15.18.16.74.14.3
1929年22.217.218.313.89.010.3
1930年23.617.725.113.210.212.0
A.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B.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D.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