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嘉兴绢纺厂是嘉兴最早的现代丝绸厂,它的曲折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嘉兴绢纺厂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12年朱光焘筹办纬成丝织公司,随后业务迅速发展
1918年纬成缎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
1921年纬成公司在南湖东畔开办纬成公司嘉兴裕嘉分厂(绢纺厂前身)
1928年底纬成公司解散嘉兴裕嘉厂力织部,后全部停业
1936年纬成利记绢纺厂成立
1938年侵华日军对纬成利记绢纺厂进行军事管理,称为“海衣第五工场”,后被日商强行收购,改名“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
1946年抗战胜利后朱氏家族在“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的基础上重建此厂,改名“嘉兴绢纺厂”
1956年
1984年嘉兴绢纺厂成为嘉兴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单位
1994年嘉兴绢纺厂改制成七个分厂,八个公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近代史上纬成公司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填充表格,1956年嘉兴绢纺厂会发生什么样变化?并回答1984年嘉兴绢纺厂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

2 . 下表所示为全面抗战期间西南地区工业增长率统计情况(单位:%)这说明当时(     
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
增长率33.560.728.655.359.6
A.民族工业保持了持续发展态势B.沿海地区企业持续内迁
C.持久抗战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D.西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
3 . 1937年7月和9月,国民党政府相继公布了关于取缔棉花掺水掺假的法令,于次年起施行。下表是1937-1939年部分省份商品棉掺假变化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
年份地区1937年1938年1939年
浙江40%39%36%
湖南42%41%33%
福建41%41%37%
广东39%37%31%

A.规范市场秩序B.维持货币稳定
C.推动抗战进程D.缩小地区差异
4 .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的包括
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
金额8026万元33955万元69627万元11969万元26209万元4791万元
占列强对华投资总额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三国在华势力的消长
②甲午战后,列强对华投资迅速增长
③两次国共内战时期,列强对华投资总额有所缩减
④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8-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这份数据可反映出
棉纱进口棉布进口麦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
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政府为抗战作物质准备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2020-02-20更新 | 42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吉林吉林高三三模文综历史
6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大量内迁。下表是截止1939年沦陷区企业内迁的情况,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钢铁厂纺织厂机械厂食品厂电器厂化学厂文教用品厂其他
1家92家168家22家28家54家31家14家

A.为西南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内迁企业类型存在不平衡性
D.中国工业基础仍旧非常薄弱
2018-09-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
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
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
2018-05-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右栏数字代号处所应代指的生产指数,对应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时期1912~192013.4%
一战后1921~1922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2.45%
两党内战1946~1949

A.①:-0.68%;②:-4.5%;③:8.7%
B.①:-4.5%;②:-0.68%;③:8.7%
C.①:8.7%;②:-4.5%;③:-0.68%
D.①:-4.5%;②:8.7%;③:-0.68%
2018-06-19更新 | 3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0 .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大陆主要高校迁移路线,据该表可知
学校迁出地迁入地
中央大学南京成都-贵阳
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西安-汉中
国立武汉大学武汉乐山
浙江大学浙江建德遵义
同济大学上海昆明-宜宾

A.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B.南京政府持续推行教育及人才保护
C.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因战争而中断
D.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格局逐步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