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材料   48819日,蒋介石以总统命令颁布“财经济紧急处分令”,开始金圆券改革并代表政府承诺要实现收支平衡,同年9月至12月,政府每月的财政赤字依旧高达2.3亿元、1.4亿万元、5亿元和22亿元,其中军费支出占比70%以上,政府内外债也高达10.42亿美元,巨额的债务只能依靠增发货币填补。19481111日,为增发货币,政府宣布将金圆券兑换美金调整为20:1,民众财富随即缩水80%;到19494月,这一比例已降至20.5万:1,货币发行量狂增6万余倍,金圆券狂跌滥贬,形如废纸。另一方面,1948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同年12月,蒋介石命令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秘密将各城市黄金储备运往台湾地区,作为掩饰,还拿出部分黄金进行抛售。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的货币投机商也将大量金圆券抛向市场,通货膨胀至此彻底失控。

——摘编自王应生《金圆券改革失败原因探究》


(1)根据材料,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金圆券改革期间的举措及其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南京国民政府金圆券改革失败的因素。
2022-03-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假如你是解放前的一位民族资本家,你的经历可能有
①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厂,发展较快
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获利丰厚
③1927~1936年企业又一次获得短暂发展
④解放战争期间,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 .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二   “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是一曲悲壮的民族赞歌,但在历史当口,迁或是留,却不是那么容易抉择的、由于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虽然顽强抵抗,却依然节节败退,而国民政府也迁往陪都重庆,依托西部地区的自然天险持久抗战、由于日寇是从中国经济最繁华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动进攻,国民政府的战争动员就包含了将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迁往西部后方,而这场工业内迁运动后来被晏阳初称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中国战时的工业内迁,亦是国民政府间接抵抗方式的一部分。

——摘自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装备制造业的演化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3)根据材料三,概述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突出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建厂之初,为了打开销路,荣德生一面派人到本地各面馆、面店、点心店进行推销,实行先试用后付款的办法,并采取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1910年荣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向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大力扩充规模,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面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或化为废墟或被毁损。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全国各地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高潮,结果使得日本向中国输入棉纱、面粉的数量锐减。荣氏兄弟秉承实业救国理念,在办厂之初创立的品牌就富含爱国气息。比如面粉厂的名牌产品叫做“兵船”,寓意就是“振兴中华、以牙还牙……

荣氏兄弟捐款支持罢工、罢市活动,不仅奠定了自己面粉大王的地位,而且还并购了日本纱厂,大长国人志气。     

   ——凤凰网《旧中国的唯一财团:荣氏家族的崛起》

材料四     日军疯狂侵华,国难当头,荣氏家族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发起募捐,并将申新五厂用作国民党部队的驻扎地,抵御日军的侵略。

——袁正、夏波《荣氏兄弟的救国路,公益心》


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业在20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难以恢复战前辉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四,以荣氏企业为例,简述民族工业在近代民族救亡中起到的作用。
6 . 在1949年的国统区,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对人们的这一行为发生的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国统区经济发达,人民收入丰厚B.国统区社会治安良好
C.国统区市场繁荣,商品丰厚D.国统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
7 . 近代浙商曾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道路。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二   1912年由朱谋先、陆仲芳等人集资二万元,在杭州创办纬成丝织公司。纬成丝织公司开办后,集中使用从日本输入的新式丝织机,进行纬丝织绸,展示了浙江丝织业由手工业发展为近代工业的开始。由于纬成公司开办后获利优厚,原来经营丝行、绸庄的商业资本也积极投资新式丝绸工业。当时继纬成之后,陆续创办的丝绸厂在杭州就有虎林绸厂(1912年)、庆成绸厂(1912年)、天章丝织厂(1913年),在湖州有丽华绸厂等。浙江丝绸工业在短时期内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

——摘编自沈雨梧《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三   战前浙江的电力工业有110余家,抗战期间损失惨重,如嘉兴永明电气公司事务所的房屋毁于战火,杭州电气公司在国民党军队退出杭城时曾将闸口新发电厂内的机器自动破坏了一部分,以防资敌。到1945年,浙江的机械工业厂家只剩下了22家。

——袁成毅《抗战时期浙江经济损失初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1897年通久源机器轧花厂的发展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浙江新式丝绸工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家主观因素和国内容观条件两个角度,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日本侵华对浙江近代工业的影响。据此,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工业化与民族独立关系的认识。
8 .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丰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2019-09-25更新 | 281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019-05-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材料二 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缩影。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一左右。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中国民族工业在1912—1921年迅速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有何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