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39~1942年,伴随着乐西(乐山至西昌)公路的修筑建设,新的国家制度和地方各级政权在西昌逐渐建立;与此同时,教育体系、医疗卫生、工商业企业、电影等引入当地,报纸等大众传媒亦逐步在西昌建立。国民政府这些举措(     
A.密切了中国与印缅战区的联系B.旨在强化国民党一党专政
C.有助于塑造现代民族国家观念D.丰富了边疆民众文化生活
2022-09-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统计,从1936年到1942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78万人,从1945年到1949年初,上海人口从330万增加到540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净增208万人。上海人口激增的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开埠加快城市化进程D.社会危机加深与时局紧张
3 . 以下为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部分城市“民族企业的停闭”情况统计表,工厂停闭数均超过和接近工厂总数半数,以上现象说明
成都昆明
抗日战争胜利后

40

70

抗日战争期间

30

60


A.民族工业的处境十分艰难B.抗日战争彻底摧毁了经济
C.欧美商品冲击了国内市场D.通货膨胀引发了经济危机
2022-03-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图示为中国100元法币购买力,据此图可知(   )
A.中国金融市场受到了世界市场的冲击B.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公信力最低
C.表明了美国一直大力扶植国民党政府D.反映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2年9月,蒋介石制定《加强管制物价方案》,对工资、运价等进行限制,要求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实行同一价格。1943年3月,行政院颁布了《限价议价物品补充办法》,对粮、油、盐、棉、纱、布、燃料、纸张、运价、工价以外其余物品均实行统一议价。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工业遭遇巨大挫折B.官僚资本垄断性削弱
C.战时经济体制逐渐加强D.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