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6 道试题
1 . 如图是抗战时期四川农民购买力指数表,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民实际收入呈现持续增长之势B.资源短缺加剧四川农村经济凋敝
C.粮食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D.日军经济掠夺是变化的直接原因
2 . 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
3 .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时间
工业类别
1935年1941年
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
冶炼业47.40.19%13570.737.01%
机械金属业415.51.66%4402.710.6%
纺织业12170.348.53%5884.714.17%
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

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2021-07-29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人认为签订于1946年11月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是因为该条约签订后
A.大量美国商品和资本输入中国挤压国货和民资B.国民政府在外交上全面倒向美国
C.美国攫取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系列特权D.民族工业增加了大量的捐税负担
2021-07-22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主要说明当时中国
A.官僚资本走向崩溃B.美货涌入民生困苦
C.通胀严重经济凋敝D.投机资本制造混乱
2021-07-19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937年秋,国民政府将位于南京的第21兵工厂迁往重庆。到1940年,原本缺乏现代工业的重庆、昆明已经集中了多家搬迁而来的兵工厂,生产了大量武器,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这反映出抗日战争
A.推动民族工业布局的调整B.提高了军工生产的技术水平
C.刺激官僚资本的快速膨胀D.让中国完成向工业国的转变
7 . 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令规定:各活期存户只能按照其存款金额每星期提取5%,但每星期至多以提取法币150元为限;各工厂、公司、商店及机关为支付工资及军事有关的用款,则另行规定。国民政府此举意在
A.积极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B.加强对经济干预以备抗战所需
C.凭借国家政权打压民族企业发展D.对革命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
8 . 下表反映了抗战爆发前后四川地区工业发展的情况。据此可知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落后B.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策略
C.敌后战场得到有力支援D.中国工业布局得到明显改善
2021-07-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并将大量兵工企业从沿海向西南等地区进行迁移;对前沿已无法生产的兵工厂进行关停;对位置适宜国防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建。这些措施客观上
A.为持久抗战提供物侦基础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强化了国家对军事的控制D.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10 . 下图所示是丰子恺创作于1948年12月的漫画《圈圈圈上天》。“圈圈圈上天”出自当时的一首词:“人人竞说金圆券,‘金圆’两字何曾见。……莫再似当年,圈圈圈上天。”该漫画反映的现象
A.导致国共战略决战的爆发B.源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C.加速了民族工业走向崩溃D.迫使国民党进行币制改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