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全面抗战期间西南地区工业增长率统计情况(单位:%)这说明当时(     
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
增长率33.560.728.655.359.6
A.民族工业保持了持续发展态势B.沿海地区企业持续内迁
C.持久抗战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D.西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
2 . 1936年10月开始,国民政府为推动合作事业,调剂农村合作金融,筹设四川省合作金库,之后又设立县合作金库。这些合作金库设立后经营贷款的情况如下表:
抗战时期四川农业合作贷款统计表   (1936年—1940年)单位:元
年代救济贷款合作贷款农产押贷
1936—37年238157360300891200
1938年12212021330245268294
1939年12511040212602
1940年13924655

对上表解释合理的是
A.方便四大家族经济掠夺B.解决了农民的贫困问题
C.有利中国坚持长期抗战D.推动工业布局发生改变
3 . 读下表,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1937~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代工厂占全国比重资本占全国比重工人占全国比重
1937年19家0.48%305.2万元0.820 705787人1.26%
1942年546家20.56%16 931万元8.8%33074人13.7%

A.抗战促进西北工业发展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
C.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重心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4 . 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联合成立欧亚航运公司(经营沪兰、平粤、兰包、西昆、兰新等航线)的营业收支表。据此可知
A.中德两国关系密切B.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
C.西北交通得以改善D.欧亚航空公司连年亏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据许涤新、吴承明编写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编制,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
项目1894年1914年1920年1936年(包括东北)1948年
资本总额(亿元)1.2217.8825.7999.9165.50
中国资本所占比重55.53%42.84%48.44%42.77%88.79%
其中官僚资本比重39.14%26.76%25.96%22.27%64.13%

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的政策推动了1894、1914、1936三年资本总额快速上涨
B.中国资本总额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与外资相比优势不明显
C.“实业救国”思潮有力促进了民间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
D.外国输华资本的下降、时局的动荡导致1948年资本总额下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1942年国家资本企业与私人资本企业类别比较表。据此可知
企业类别国企%民企%企业类别国企%民企%
水电8911木材/建筑496
冶炼9010化学7525
机械制造7327饮食2377
电器制造8911纺织4951

A.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后方轻工业衰退
B.抗战时期后方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C.国家资本服务于长期抗战的需要
D.抗战时期私营企业遭到空前打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这份数据可反映出
棉纱进口棉布进口麦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
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政府为抗战作物质准备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2020-02-20更新 | 42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工业部门国营经济私营经济
水电工业89%11%
冶炼工业90%10%
机器制造业73%27%
化学工业75%25%
饮食品工业23%77%
服饰品工业8%92%

A.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
B.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民营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
D.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
2018-05-25更新 | 282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年份1937.7193919401941194219431944总计
工厂数量234419517306106113765495462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
D.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0 . 下表是大后方7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表。大后方7省工厂的发展
年份1937193919401941194219431944
工厂数量234419517130610611376549

A.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
B.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D.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