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943年,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指出:“经济建设要以计划经济和社会立法使每个国民的生活与生存都有保障,务必做到‘资本国家化,享受大众化’之目的”。蒋介石提出“资本国家化”意在
A.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经济B.打造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C.国家的资本实现大众化D.激发军民抗战的积极性
2022-01-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1937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18%,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为4.4%,占工人比例为7.3%;1942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58%,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为78%,占工人比例为49%。上述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家实施“实业救国”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民族企业内迁和实行战时体制
D.美、英等国全力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3 . 下表为中华民国三十年重庆5家政府企业产品和产量统计表(部分)。这表明当时中国
A.注重为抗日战争提供军事保障B.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显著D.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 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 “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城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根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937年以后,“东亚”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令规定:各活期存户只能按照其存款金额每星期提取5%,但每星期至多以提取法币150元为限;各工厂、公司、商店及机关为支付工资及与军事有关的用款,则另行规定。材料表明
A.经济大危机冲击了中国经济B.蒋政府对革命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
C.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加强D.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来聚敛财富
6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大批敌伪工矿企业,据1946年7月经济部报告,全国共接收敌伪工厂241家,其中接收后又发还和标卖的约仅占10%。这些现象表明
A.政府与资产阶级矛盾的缓和B.政府践行了“节制资本”思想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7 . 1939年6月,重庆只有机器工厂69家,1940年6月就增加到112家,年底更是达到185家,当时资本总额已达794.8万元……至1942年底,工厂数已增为436家,资本总额已增为17388.3万元。”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较为显著B.内迁工厂自身的扩展与示范作用突出
C.民族资本主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D.民族战争为官僚资本提供了敛财契机
8 .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19-01-30更新 | 48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望江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2018-11-28更新 | 3812次组卷 | 5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2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2%,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50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
B.民族工业向内地的迁入
C.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