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_1945年国民政府财政经济状况的简表(法币;单位:百万元)

年度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
财政赤字12 . 88 . 520 . 639 . 686 . 9188 . 8384 . 11334 . 910021 . 3
军务费13 . 97 . 016 . 039 . 166 . 2152 . 2429 . 41310 . 810607 . 4
银行垫付12 . 08 . 523 . 138 . 394 . 4200 . 8408 . 61400 . 910432 . 6

该表能够反映1937—1945年国民政府时期财政状况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022-05-3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四川广元大华纱厂诞生于全面抗战的烽火之中,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难的时候,书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传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3年,实业家苏汰余与徐荣廷投资组建“裕大华”纺织集团公司,并在石家庄创建大兴纺织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棉纱不断冲击中国市场。1934年,时任大兴纱厂厂长的石凤翔提出向西部发展的思路,筹建西安大华纱厂(大兴二厂)。该厂在1937年第二次扩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19391011日,纱厂第一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一度被迫停产。194156日,纱厂再遭日机轰炸。经考察,石凤翔在四川广元建立了大华纱厂,并将西安大华纱厂较好的动力设备和纱机拆迁,运往四川广元。

材料二   广元县志记载,193910月,石凤翔修建西安大华纷厂广元分厂,简称广元大华纱厂。大华纱厂的防空洞依山势南北走向而建,可容纳约2500人。为躲避日机轰炸,大华纱厂的全部机器设备都安装在山洞内。大华纱厂成立了大华联运处,统一管理从美国购买的40辆大卡车。大华联运处除购买汽车外,又购买了120部胶轮大车,用骡马200匹左右,有运输人员140余人。大量的棉纱军需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战前线。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何广华、何明圆《广元大华纱厂的抗战传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华纱厂的曲折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元大华纱厂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元大华纱厂发展的意义。
3 .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二   “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是一曲悲壮的民族赞歌,但在历史当口,迁或是留,却不是那么容易抉择的、由于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虽然顽强抵抗,却依然节节败退,而国民政府也迁往陪都重庆,依托西部地区的自然天险持久抗战、由于日寇是从中国经济最繁华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动进攻,国民政府的战争动员就包含了将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迁往西部后方,而这场工业内迁运动后来被晏阳初称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中国战时的工业内迁,亦是国民政府间接抵抗方式的一部分。

——摘自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装备制造业的演化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3)根据材料三,概述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突出特点。
4 .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2020-12-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藕初(1876一1943年),名湘玥,上海人,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和当时的许多有志青年一一样,穆藕初受国家半殖民地被压迫被欺辱的国情所激励,立志要苦学成才,1914年获农学硕士,学成归国;次年,与胞兄穆湘瑶共建德大纱厂,自任经理。其间,还办植棉试验场,著《植棉浅说》。此后,又创办了,上海厚生纱厂(1917年创办)(河南)郑州豫丰纱厂。

——摘编自程思《穆藕初与昆曲的不解之缘》

材料二   1932年,穆藕初在慰问十九路军时曾对蔡廷锴军长说:“作为中华之儿女,反抗侵略者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虽没有上战场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对抗,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前线的抗战提供军需物资。”.年,他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产品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国民党统治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广。1939年8月,穆藕初向陕甘宁边区捐款53000元。同年,其领导的农产促进委员会在陕甘宁边区保安、神府庆阳县设纺织工厂3所。

——摘编自晋珀《穆藕初:衣被天下》、穆伟杰《穆藕初与董必武的交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穆藕初创办德大等纱厂的有利条件以及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基本情况。
(2)据材料二,概括穆藕初对日本入侵中国的态度,并指出其为此所做的努力。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 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 “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城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根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937年以后,“东亚”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7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荡开……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示意图(%)

年份 半制成品 制成品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93 28﹒4 0﹒1 53﹒4 2﹒5
1910 13﹒1 11﹒9 28﹒3 6﹒9

材料三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摘编自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何时开始“慢慢渗开”,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其“慢慢渗开”的因素。
(2)据材料二,分析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1947年天津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外部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内部原因。
(4)纵观中国近代史,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2020-05-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胜利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国民党政权就覆亡了。学术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进行了长期探讨。一种观点强调,国民党的腐败是其迅速垮台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在政治上陷于孤立;发动内战,遭到全国人民反对;战后接收时大小官员聚敛钱财,人们失望等。有的专家强调,国民党在军事上指挥无能,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以邻为壑,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各个军事集团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这成为国民党垮台的主要原因。还有的观点强调,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是国民党在大陆败亡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


(1)试分析史学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现象持有各种历史解释的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20-01-17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基于内向型基础上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鸦片战争”后,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与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机器作业逐渐代替了人工劳动和手工工具,外国商品与以耕织为特征的中国自然经济的纺织品相比,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对中国倾销的速度快速提升。外资廉价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破坏中国原有的完整的手工纺织程序。

——摘编自江怡李哲《中国工商制度体制与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

材料二   1912年后,荣氏兄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中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经20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业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出现的现象,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时代因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19)》

材料二

   


1948年,通货膨胀严重,上海市长排抢对黄金

1948年国民党法币崩溃,天津市民在兑换“金圆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原因。
(2)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