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为改变这种状况,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
A.“一五”计划建设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作家周立波写于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讲述的是湖南农村一对青年男女的婚礼,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基本情况。以下情节(场景)有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A.男女同工同酬,参加人民公社的劳动
B.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C.亿万农民庆祝三大改造的完成
D.报纸报道某地粮食亩产上万斤
3 . 河北省徐水县1958年8月推出供给制,全县实行“十五包”:“吃、穿、住、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全由县里统一包下来。”这本质上反映了
A.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B.“大跃进”成就显著
C.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4 . 下列建设成就的取得,属于跨全面建设和“文革”两个时期的是(    )
①成昆铁路 ②宝成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胜利油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2016-11-18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明显好转,是因为(  )
①批判极“左”思潮 ②解放了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
③纠正“文革”错误 ④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1-05-20更新 | 5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