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后,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唯有农田机械作业量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农业经营规模的缩小B.农业机械使用成本高
C.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D.机械化不适合于农村
2 . 20世纪80年代,学者费孝通总结了不同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苏南模式”;兴办家庭工厂生产小商品、供销全国大市场的“温州模式”;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珠江模式”等。据此可知,当时(     
A.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原则B.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建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走出去”战略得以实施
3 . 1978年11月中共凤阳县委召开的会议上,小贾生产队介绍将全队分成四个作业组,年终分配时,“该给国家的给国家,该留集体的留集体,剩下的归小组分配”。对此县委决议:“对单干的,不能干;名为分组,实为分队的不能干;有人提出搞‘大包干’,也不要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序幕B.农村改革得不到上级支持
C.“左”倾错误依然存在D.农民阶级局限性依然存在
2023-02-12更新 | 20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2016年,有学者调查湖北武汉郊区的农民家庭,结果显示∶约2/3的农户选择将承包地外租或被征用,其中10.41%的农户将土地出租给别人从事农家乐、办工厂等非农活动。这折射出当代中国(     
A.城市化进程加快B.城乡差距的缩小
C.土地所有制变革D.产业结构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户";此外还有“重点户”,他们耕种土地,但主要从事非谷物活动。到1984年10月,这两类农户约达到240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3%。据此可知当时(     
A.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入B.农村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C.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D.农副产品生产成为主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表中福建省1978和2007年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表

时期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户数比重

利税比重

户数比重

利税比重

户数比重

利税比重

1978

78.8%

83.9%

21.2%

16.1%

0%

0%

2007

5.8%

8.9%

1.3%

1.6%

92.9%

89.5%

据表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当地(       
A.市场活力显著增强B.三大产业趋于合理C.就业结构逐步稳定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7 . 新中国的农村和农业经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消灭地主阶级,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经过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农民分得耕地等生产资料。消灭了剥削制度,农民成为独立经营的小生产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为了使个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中共中央提出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到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向土地公有基础上的集体经营过渡,在农村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还有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农民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2022-05-30更新 | 47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62年,广东的一些农村确定了每块田地的质量要求,实行包工到组或个人,建立评奖、评罚责任制,超产归个人或按比例奖罚;有些零星分散的土地则完全包给个人,超产部分完全归个人。这些措施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
C.利于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错误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晋江的乡镇企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78年,乡镇企业再次兴起,晋江农民纷纷利用“闲资金、闲房、闲散劳动力”等有利条件创办乡镇企业,以联户集资企业为主要形式。面对社会上掀起“姓资姓社”讨论的风波,时任省委书记项南肯定并支持乡镇企业。19849月,根据中央有关指示精神,晋江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扶持乡镇企业。据统计:从1981-1985年,全县乡俱企业单位总数增长1.87倍,企业人数增长43%,总收入增长3.27倍,参加联户集资的群众达3.46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6%以上。

1985年的“晋江假药案”,将晋江的乡镇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晋江全面整顿企业,狠抓产品质量,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诚信经营,建立了福建省第一家质量检验所。当年晋江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此后晋江继续创造奇迹,乡镇企业保持兴旺的发展。

——摘编自张东奇《试述项南对晋江改革开放的贡献》


(1)根据材料、概括晋江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80年代晋江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因。
10 . 20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经历了从“利润分成”到“利改税”的过程。利润分成是指国营企业按照国家核定的比例提留一部分利润归自己支配:“利改税”是指通过法律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这一变化
A.增强了企业自主权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调整了所有制形式D.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