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80年12月建成的中山温泉宾馆,是广东省首家引进外资兴办的现代化宾馆。宾馆率先引入港澳酒店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工资机制,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在当时引起全国极大反响,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材料反映出当时(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深化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D.原有经济体制逐渐打破
2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B.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D.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3 . 1981年春,中央针对当时流传的社队企业“三挤一冲”(挤国营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市场,冲击国家经济)到江苏进行调查。调查结论认为:“社队机械工厂的产品,对国营大厂有挤有补,目前是补的多一些,挤的少一些。”这一结论反映出当时江苏(     
A.城乡物资实现了自由流通B.计划与市场关系得以理顺
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D.农村生产自主权有所扩大
2023-03-23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人民画报》,其封面图像承载着国家记忆。1960年第14期的封面展示了河南的社员们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的场景,1991年第11期的封面却选择了个体农民人力生产的场景。这一转变反映了(     
A.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B.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D.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2023-03-14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后,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唯有农田机械作业量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农业经营规模的缩小B.农业机械使用成本高
C.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D.机械化不适合于农村
6 . 1978年,小岗村率先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由此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并宣布长期不变。这体现了(     
A.改革开放激发经济活力B.生存压力推动农民变革
C.制度变化促进社会进步D.底层创新影响上层建制
7 . 20世纪80年代,学者费孝通总结了不同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苏南模式”;兴办家庭工厂生产小商品、供销全国大市场的“温州模式”;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珠江模式”等。据此可知,当时(     
A.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原则B.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建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走出去”战略得以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作重点转移问题。会议提出:“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决议的意义在于(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建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C.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问题D.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85年,河南新乡刘庄村党支部经反复考察,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项目,该项目一度遭到质疑,有人担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次年5月,刘庄人自主设计、安装的华星药厂建成投产,自此刘庄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中原首富村”。刘庄经济崛起主要是由于(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生物科技获得突破发展
C.现代企业制度建立D.权力下放调动了积极性
2023-01-12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改革从以往单纯应付危机型逐步发展到结构性和功能型调整的改革,由以往单一的经济改革逐步发展为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协调发展。东西方国家通过改革在客观上达到了相互学习和政策互补的目的。下列有关此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B.英、法越来越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国家资本和经济计划程度加强
C.中苏都把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经济改革的核心是下放管理权力
D.导致中苏改革结果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具体做法不同
2022-12-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