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资本主义传统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在20世纪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是两次不同类型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标志着本世纪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カ。

——摘编自周穗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自由主义的两次转型》

材料二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进市场机制阶段

第二阶段: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

第三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第四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第五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2012.10至今)

——摘编自白永秀《新中国70年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成就、问题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自由主义两次转型的内容,并分析两次转型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第三阶段初期,中国是如何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外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1-07-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有经济也迅速进入了创建阶段。当时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继承解放区公营经济和征用外资企业和政府创办新企业等途径,初步建立起了能够控制国计民生的国有经济。由于国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中被确定为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它不仅担当着恢复国民经济的重任,而且还担当着在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因此,优先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要任务之一。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国企70年》

材料二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ニ届三中全会后在国有企业推进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明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摘编自国家发改委《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当前改革重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国有企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国企改革的意义。
2021-07-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A类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
(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2021-06-09更新 | 409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