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2)结合材料及所学,简述南方谈话期间邓小平视察深圳、广州、珠海、上海和安徽蚌埠的原因。
2018-06-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怀柔区2018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2 . (3)下面是1998年—2002年我国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业产值比较
年份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
1998年3362162.9020833.901775033.21
2000年4055458.3255207.942346533.74
2002年4517949.871295114.303245935.83

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我国三类企业工业产值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018-06-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怀柔区2018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下列选项中能够与此关联的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特区,“特”是指特区
A.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制度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C.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D.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地区便于交流

5 . 下面材料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历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的第一……”

(1)观察地图结合材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变革的年代

图一:因它们而闻名全国的小岗村和特区深圳:

图二:北京城内的新变化

1980年北京首家私人餐馆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前门开业

(2)上述材料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革?

2018-04-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对于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美直接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几乎没有贸易往来
B.中美建交促成了1975年中美贸易额有了大幅度的攀升
C.中国产品在美国的畅销造成了1980年中美的贸易逆差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快速增长
7 . 人类的经济往来,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密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始于8世纪中叶的广州的全面繁荣预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简而言之,就是取代陆路骆驼商队贸易的海上贸易,即基于海路的大量运输时代就此开始。换句话说,即东西贸易从陆上丝绸之路向海上丝绸之路的转换。如果用位于中国两极的长安和广州的关系来比喻的话,这一变化意味着,连接陆上丝绸之路的内陆城市长安的衰落,以及面向南海开放的东南部的兴盛;也意味着历史的天平开始急剧地由大陆的西北部向东方以及东南部倾斜。实际上,以长安为根据地的唐朝的历史使命之终结,也由于上述这种变化而尘埃落定。

——【日】气贺泽保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况唐朝对外贸易状况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大洋航道的开拓,最终使得新大陆被发现。这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人类具有重大的影响。它开拓了无限生机,也引发了这么多罪行。灭绝人口、贩卖奴隶的罪行,规模巨大、残酷不仁,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个时期也是历史大转变的关键,欧洲的白人种族腾跃成为世界的主导者。中国也曾在大洋贸易之中获得利润,而且美洲开发的白银,也曾经大量流入中国,但中国没有参加灭绝人口、贩卖奴隶的恶行。中国吸收的财富,支付给了内外战争和统治阶层的奢侈生活,却没有引发像欧洲一样的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2)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历史观点,并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论述清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改革行政垄断性的外贸体制,实行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贬值,推动了一般贸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还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1978年-2008年的30年间,中国我对外贸易总规模提高了123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成为第2大出口国和第3大进口国,一些重要商品的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地位迅速提升的原因。
2018-02-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西城长安中学历史会考自测题

8 . 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也是经济联系不断加深,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唐代对外交往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15—19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项说明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改革行政垄断性的外贸体制,实行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贬值,推动了一般贸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还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1978-2008年的30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规模提高了123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成为第2大出口国和第3大进口国,一些重要商品的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一个重要成员。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地位迅速提升的原因。

2018-01-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9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图中的城市甲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有关该城市历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地
B.日军在此打响了全面侵华的第一枪
C.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D.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2018-01-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