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观察下面的柱状图,分析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理环境优越B.“一国两制”的实施C.浦东新区的带动D.经济特区的建立
2020-10-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初升高衔接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在今天的上海已经不存在了。这主要是由于
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B.沿海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辟D.浦东的开发开放
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高潮。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一时期对外开放形势的是
A.开放闽南三角区B.出现经济技术开发区
C.出现高新科技园区和保税区D.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出现
2019-11-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是计划经济时期完成情况最好的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的现代工业骨干部门建立起,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

——摘编自《中国报道:回望“一五”计划(1953—1957)》

材料二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髮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一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材料三   浦东开发实践的最大长处在于做到了政府意志与市场行为的有机结合。没有国家意志,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的。但是,如果单有市场机制,没有行政调控,同样也不能取得成功。换言之,浦东开发的成功是政府与市场都在各自领域担当各自角色,充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的综合比较优势的结果。

——摘编自钱春运《论浦东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对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浦东开发实践成功的经验。

2019-07-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开发上海浦东
B.成立天津滨海新区
C.设立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 . 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2019-05-14更新 | 222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7 . 歌词云:“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闽粤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8 .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广州B.上海C.南京D.厦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邻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
2019-01-30更新 | 138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辽宁大连长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聚在自家承包的小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2019-01-30更新 | 68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