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语教育的一系列决策和改革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步,与祖国同行。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英语被认为是“帝国主义语言”,在国内形成了向俄语“一边倒”的形势。1956年英语取代了俄语的地位,开始了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1964年,国家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除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外,对其他语种发展也给予了相应指导。自从1978年英语首次成为高考科目后全民掀起了学英语的大热潮,以英语为主,多种外语全面发展的格局日趋形成。

——摘编自王定华《民族复兴的强音——新中国外语教育7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外语教育的发展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语种不断变化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优越性和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压力,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的贸易活动基本上是以苏联为中心呈放射状向东欧地区扩散,苏联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商品供应者和消费者。经互会国家依靠苏联的供应满足自己对能源和原料的需要。经互会成立之初,苏联随意规定贸易条件,人为地规定价格。由于长期贸易协定的存在,经互会内部常常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带来的供货质量问题而相互指责。受1952年斯大林提出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影响,经互会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不很密切,它长期对西欧经济共同体采取不承认、不接触、不谈判的三不政策。

——摘编自卢志渊《市场缺失——论经互会》

材料二   1957年,中国各外贸公司联合在广州举办了春秋两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广交会展馆陈列着我国工农业产品1.09万种,其中包括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广交会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商人前来“当面洽谈,看样成交”。应邀到会的客商来自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广交会商品荟萃,展谈结合,采购商们各自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1957年的两届交易会出口成交总额为8687万美元,约占全国当年创收现汇20%。从此,广交会定期在广州举办,成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一条重要渠道。

——摘编自陈韩晖等《广交会——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生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互会建立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国成功举办广交会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比较经互会和广交会在贸易合作方面的不同点。
2022-03-25更新 | 30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7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3 . 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英国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7517390165722%
180110755348832%
1851208791119454%

(2)阅读上表,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3)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结合史实,以上述两幅图片为例进行说明。
2022-08-03更新 | 5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为明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四 现代中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本年(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的产量为134.9万吨,粮食的产量为3088亿斤,棉花的产量为2607万担。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我国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概述党和国家为促使该经济状况出现所采取的具体经济措施和手段。

材料二   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2022-03-21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历经无数次险恶的国内外环境的磨砺,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材料二   上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发展机遇。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051473亿元,按美元折算增长近120倍。GDP超过3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体现新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六大重点产业表现亮眼。同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幅跃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钱智等《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农村正确的“战略选择与布局”,并分别说明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长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地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对外开放的重大事件摘录如下:

1979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提出在广东沿海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基地,利用靠近港澳地区的优势,实行一些比较特殊的优惠政策,加快经济发展。

1980826日,审议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批准并公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19844月,中央决定开放14个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的部分政策。

1985年,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之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

1992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标志着国家级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的问世。1994年颁布《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19956月,颁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011211日,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

2004年,我国修订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拓展了中西部地区鼓励外商投资范围。

2005年和2006年,我国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

——摘编自隆国强主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对外开放三个阶段的阶段特征以及该阶段对外开放采取的措施。
2021-02-07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话题08周年热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1是武汉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位于长江中游,是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武汉港.口集团公司是一家改制后的大型企业。

2是烟台港腹地经济发达,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公路、铁路、海运使利。烟台至大连是国内沿海最繁忙的海运航线之一。

——摘编自迟福林主编《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两大港口或其中任意一个港口的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对谷物贸易的管制由来已久。最初的谷物法旨在通过管制主要谷物的进出口来保证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平衡。16世纪之后,随着重商主义在英国的盛行,谷物法转向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18世纪中后期,随着英国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英国由粮食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而谷物法的性质也转变为对进口的限制。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国外廉价谷物的冲击,再次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小麦价格低于每夸脱80先令时,不得进口。这项贸易法令遭到了地主之外的其他各阶层的普遍反对,在18281841年进行了几次调整,直到1846年才被废除。

——摘编自黄少安、郭艳茹《对英国谷物法变革的重新解释及对现实的启示》

材料二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连年增产,为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稳定的产品来源,对原有农产品外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客观要求也变得日益迫切。这一时期中国农产品贸易调控实施的是以计划成分为主的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体制,农产品贸易政策体制改革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并以鼓励农产品出口为主,农产品贸易出口创汇以支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依然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贸易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对外贸易管理体制逐渐与国际接轨,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开放局面。随着2001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国内深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贸易领域进一步削减关税水平、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同时,中国不断完善进口配额管理制度,对粮棉糖等重点农产品以及化肥等农资产品实行“配内低关税、配额外高关税”的管理政策;允许私营外贸企业迅速发展,除小麦继续保持90%的国营比例外,其他农产品的国营比例逐步降低。此外,国家还进一步规范进口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标准,积极修订和调整农业法律法规,逐渐放开农业服务领域。

——摘编自《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谷物法的变革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开放的主要发展阶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1-03-1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练0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福员“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当时,在中国市场上有非洲出产的珍珠、象牙、厚负等,有越南的藤杖,有伊斯兰瓷器。窝阔台即位之初,他拿出国库的资本交给斡脱(官商),让他们放手经营。《元典》中有“忤脱户,见奉圣旨、诸王令旨,随路做买卖之人,钦依先帝圣旨,见住处与民一体当差”的记载。元沿宋制,设市舶提举司为海外贸易管理机构。1278年,忽必烈下旨:“诸藩国诚能来朝,联将宠礼之。”对外贸易无论水陆均“往来互市,各从所欲”。还把商业税率从30税1,降至60税1,甚至“置而不税”,对从事海外贸易的“舶商、梢水”及其家小,给予“免除杂役”的优待,使元朝对外贸易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梁凌霄等《试论元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1978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西方市场的大门正式向中国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的外贸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次年,中央批准广东和福建两省在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并在上海、北京、天津设立地方外贸公司,对外贸新政策在试点区域逐渐推开。一方面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和鼓励吸收外资的政策。一方面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

——摘编自余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每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2021-04-23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0 . 一个人的命运,与他所在的时代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鲁冠球60年代开始创业,办过粮食加工厂、修车铺等,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屡割屡生。1969年,国家政策松动,为服务农村,鲁冠球创立宁围万向节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号角吹响,鲁冠球积极响应,果断舍弃“多角经营”,集中力量专攻万向节(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通过报废3万套有瑕疵的万向节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保证产品质量,从而使万向节厂逐渐做到全球专利最多、规模最大。

1983年,很多人对改革还处在观望状态,鲁冠球主动提出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以个人家产作抵押,承包下萧山万向节厂,并承诺承包后利润指标翻一番,以此获得厂长经营自主权。他以开拓者的胆识开了浙江企业承包改革的先河,这份合同成为后来企业承包经营的范本。承包以后,首创兼顾国家、企业、员工三者所得的“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员工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效益大增。1988年,万向节厂与当地政府划清产权关系,为长远发展扫清了障碍。以1984年万向节首次出口美国为标志,逐步实现了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和企业“走出去”。1990年组建万向集团公司,1992年实施组织机构改革,万向管理模式实现了从“总厂式”到“集团化”的转变,完成了公司制改造。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以后,鲁冠球加快推行股份制,1994年1月10日,万向钱潮股票在深圳上市,是国内A股乡企异地上市第一家,开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新阶段。鲁冠球创建的万向集团,从田野走向世界,主导产品在国际市场稳居龙头,商业模式被哈佛大学当成中国企业崛起的样本研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一次伟大觉醒,鲁冠球则一直走在队伍前列。

——摘编自《人民日报:最美奋斗者专栏》


(1)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向社会各界公示。请你给企业家鲁冠球写一篇先进事迹演讲稿。(要求:演讲主题要紧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演讲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鲁冠球等最美奋斗者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3-21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练0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