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1949年至1955年的《公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
全部工业合计(%)100100100100100100100
国营及地方国营(%)35454656576368
公私合营(%)234561216
私营(%)63525039372516

A.经济恢复时期私营工业发展陷入绝境
B.三大改造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工业产值快速增长
D.表中私营工业产值比例变化前后原因不同
2 . 如图是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报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民主政权得到有效巩固B.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D.人民公社体制迅速发展
3 .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建设的项目称为“156项工程”,但一五期间实际开工147个。其分布如下表:
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化工机械轻工医药军工
252257117241243

据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形成了工业的合理布局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C.改变了工业的落后面貌D.建立了完整的国防体系
4 . 对下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1959年中国某部门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
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

A.1953—1956年生产存在严重冒进倾向
B.1953-1954年工业产值出现明显下降
C.1953—1957年增长完全依靠自力更生
D.1957-1958年工业生产存在决策失误
2021-01-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通过如表,对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正确的解读是
A.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绝对优势B.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方针的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重工业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学者贺耀敏认为,农业合作化是农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它既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的组合和提高,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农业合作形式所有制性质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的性质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A.分清农村阶级状况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分步骤改造为土地改革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
C.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坚持了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D.改造落实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
7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2019-06-23更新 | 481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面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A.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
C.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9 . 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2019-01-30更新 | 2017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10 . 图片包含一定的历史信息,下图是新中国的一幅宣传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新中国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远处建筑寓意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相同
C.新中国工业化建追求高速度
D.中苏结盟有利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