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德国、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响应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西欧、北美、日本掀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经过五四爱国运动高潮洗礼的中国人民深深感到这些斗争与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与“五四”前只有李大钊等极少数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同,在“五四”后,迅速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初步运用它探索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方向和道路。

——摘编自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后,我国革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接着,我们先后进行了包含……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的五大运动。这些运动都是在党领导下以群众性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不采取这种形式,便不可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取得运动的胜利,……了解了上述五大运动和三大改造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互相关系,就可以了解在涉及六万万人民生活的历史大变革的第一年,工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正常进行而且能够获得很大发展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周恩来《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及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城市。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五大运动”中的其它三项内容,并简析其共同的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能够成功完成“五大运动”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一词何时传入中国,传统的观点认为是二十世纪初,通过日本介绍来的。1870年日本学者加藤弘之……音译了西方“社会主义”一词。戊戌变法后,我国许多进步人士,包括改良派和革命派,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它引进到国内。……《万国公报》于1899年将其意译为“安民新学”、“ 养民学”……梁启超从19029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中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

——韩喜平《什么是社会主义?》

材料二   目前我国正处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中。……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过去有些人怕社会主义这一关难过,现在看来,这一关也还是容易过的。

——摘编自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二十世纪初进步人士“移植”社会主义到中国的时代背景。指出五四运动前后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及其代表作一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这一时期我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新目标是什么?
2021-04-1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推进国家治理的实践中,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展现了自身的优势。新中国初期,全国各族人民以空前的热情,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各级政权建设过程中,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应当“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在过渡时期不长的时间里,党和政府迅速组织起有计划的社会建设,x顺利完成了“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9%。

                                                  ——摘自王文《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从一些沿海城市起步构建对外开放基地。它们大胆探索新的经济制度和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为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提供了借鉴,成为改革的试验区。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构建“对外开放基地”的过程,指出“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在90年代有哪些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