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与失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06-11更新 | 167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8年底,中国农村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06-0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状况表。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产值
原计划比上年增长8.5%3216亿斤2200万担
实际达到比上年增长11.6%3400亿斤2400万担

A.“一五计划”的实行B.高指标、浮夸风的盛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2021-06-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是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B.民主制度重建的需要
C.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D.国家统一巩固的需要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在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19581028日,山东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四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量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1)材料一中的唱词反映了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情况下,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实行什么样的农业政策?明清时期这种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不利的影响?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新乐园”的幸福生活在当时为什么不能长久?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三、四回答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行了三年又八个半月。到明年,我国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篇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争取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积极准备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9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材料三   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此次会议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何论断?指出这一论断的主要背景。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性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这两咱分期方法的角度有何不同?
8 . 据统计.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达23亿2元,同1957年相比,增长59.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9.9%.工业总产值增长98.1%。这表明
A.大跃进成效显著B.八字方针得到落实
C.工农业协调发展D.经济建设稳步推进
9 .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的工地中流行的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该史料可以说明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B.新兴力量的崛起——东方巨龙的腾飞
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10 . 口号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出不同的历史内涵。解读下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口号的变化,其体现了我国
A.主流思想深受国际环境影响B.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重心历经多次变化
C.改革开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D.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