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劫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引自《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年)》

材料三   有专家指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反映了他的哪些思想主张?
(2)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时英国、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1842—1860年和1957—1976年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原因。
(4)材料三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具体史实指的是什么?
2022-02-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表

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
数量18个364公里
投资额1545.7万元1250.9万元

(1)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上述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2)根据材料,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析在A和B两个年代出现如图所示投资率状况的原因。
2020-05-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4.5
1958~1962年4.3
1963~1965年11.1
1966~1970年3.9
1971~1975年4.0
1976~1980年5.1
1981~1985年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请回答: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58-1962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之后为什么又有大幅度回升?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⑵造成1966-1980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长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党和国家是怎样改变这一现状的?
2016-11-18更新 | 6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引自《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年)》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时英国、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怎样的世界地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1842―1860年和1957-1976年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原因。
(3)材料三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具体史实指的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5)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2016-11-18更新 | 8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四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