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复工的国营企业通过劳动竞赛,工人的劳动热情不断增强,纷纷要求自动延长工作时间或周末义务加班,以增产支援前线。工人的竞赛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国营经济的发展。以国营上海电机厂为例,19491952年,该厂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效益折合人民币(新币)依次为6213元、14115.8元、15140元、2672.2元。如果以1949年劳动生产率增长倍数为1,则19491952年逐年增长倍数依次为12.282.444.30。产品成本降幅明显,1952年相比1951年降低幅度为23.79%。产品总产值增长猛烈,19491952年产品总产值历年分别为9195万元、525.28万元、694.94万元、2449.46万元。

——摘编自刘岸冰《19491956年上海国营工业企业劳动竞赛研究》;游正林《社会主义劳动范式的形成(19491956)——基于对劳动竞赛推进过程的解读》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以“劳动竞赛”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在服务大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至1952年,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没收官僚资本、清查敌伪财产、扶持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重新登记发证、协调公私关系、严格规范经营范围、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展开。1953年至1956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登记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对在流通领域中从事粮、棉、油、布等重要行业经营活动的私营企业,停止办理开业登记;对其他一些私营工商业和在整顿中不合格的企业,在登记机关的指导下,进行了关、迁、并、转。1978年以来,企业登记管理工作逐步恢复。2013年12月,《公司法》再次修订,废除了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取消了验资要求和证明。由于放宽了对公司注册资本的限制,国内有的地方出现了“1元公司”和将新注册企业的出资年限设定为100年的现象。

——摘编自施天涛《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解读与辨析》等


(1)概括1949-1956年我国私营企业管理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谈谈你从私营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2022-04-21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李可染创作的新年画《新得的黄牛》,年画上的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关于该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农民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B.农民拥护农业合作化运动
C.农村贫困得到了彻底解决D.农村生产力发展出现质变
4 . 下图是建国初期的一张土地房产所有证,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土地所有制形式根本性变化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得益于农业合作化的开展D.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受新的金银资源的刺激、受新的信贷形式及其扩展刺激、受人口增长创造的需求的刺激。16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摘编自(美)F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前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影响。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八七会议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并列为党的总方针,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为获得农民的支持,广泛开展土地革命。1931年,形成了依靠贫雇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19479月,中共中央制定《全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开展土地改革。到194910月,全国一亿多农民分得土地。1950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的地区实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90%以上的农业人口完成了土改。1952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新政权获得农民信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土改后建立的小农经济已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中央决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作社,变农民个体土地所有为集体所有,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制度与社会变革的角度,对以上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解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

序号史实
1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2010年,中国工业中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3)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项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项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请按照答题示例格式答题,抄写答题示例内容不得分。)
【答题示例】
所选序号:1、3。
主题: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补充史实: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简要阐释: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中国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2021-02-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轻重工业比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国的工业化程度。下表为新中国轻重工业比值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19521978198519901992199619972000
比例(%)1.820.760.890.970.870.930.960.97

A.新中国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现象更加明显
B.改革开放后的轻工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C.轻重工业比例无法反映中国的工业结构
D.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9-12-05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7 .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材料一 古希腊有多次著名立法活动,但大都限于城邦内部,从未出现过统一而体系化的法典。古希腊的法律中没有发达的专业术语,成文法对后世影响不大,但其关于城邦民主政制的立法,即对于国家政体的思考,对以后欧洲国家的公法产生了较大影响。

古罗马于公元前5世纪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统一的法典不断推出。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的“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摘编自王加卫《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比较古希腊法律与古罗马法律的异同。

材料二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比较

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舆论准备是清教运动,从而使革命披上宗教的外衣王室和贵族土地都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大量农民被从土地上驱逐出去保留了国王,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舆论准备是富有批判精神的启蒙运动,反对教权,主张信仰自由和无神论把逃亡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农民,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对材料二的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资料来源:吴文晖《现代中国土地问题之研究


(3)阅读材料三,分析民国时期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及影响。这种土地占有状况在建国初是如何得到改变的?
2019-03-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上登载“在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将近两年以来,共产党的经济成就何在?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至少暂时做到了。”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此报道无史料价值
B.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
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对上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大跃进”运动使经济发展持续负增长
C.“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三大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10 .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四川地方史事解读正确的是(  )
A.AB.BC.CD.D
2018-01-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