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图所示为1952年第11期《人民画报》上刊载的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生产车间的俯瞰景象。该厂于1952年10月1日起正式投入生产,为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亚麻纺织企业。该厂的建成投产(     
A.旨在支援抗美援朝前线B.推动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奠定了重工业发展基础D.得益于苏联的大力援助
2022-11-25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安国中学等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断高涨的政治认同表现在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政治热情、对乡村政权的积极参与、对农业生产的不断投入等等方面。在他们看来,新国家不是别人的而是属于自己的,“家”和“国”已经融为一体。促成这种“政治认同”的运动(     
A.最终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使土地由私有变为了公有
C.夯实了工业发展的基础D.通过赎买确立了国营经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是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全体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数额(单位;名)。

地区工业正式代表农业正式代表列席代表总计
东北区4733630079
华东区36422310277
西北区1001516032(少数民族代表5名)
西南区111913025(少数民族代表1名)
中南区1611629246
内蒙古自治区20810011(少数民族代表1名)
河北省1001030023
绥远省2041007(少数民族代表2名)
察哈尔省50610012
平原省30820013
山西省71910018
北京市4110005
天津市7000008
铁路系统181000019
军队系统512007060(少数民族代表1名)
农业、林垦、水利
三部直选
0070007
全国总工会6100007
香港护产模范代表5
全国23515151193444464(少数民族代表12名)

——摘编自《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全体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名单》(《人民日报》1950928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分布所体现的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召开的背景,并说明该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2022-08-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对此陈云说到:“统一和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为解决经济和财政窘境,稳定全国经济秩序,党和政府(     
A.发展工业化,改造生产关系B.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D.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农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11月,列宁提出了实行以公社、劳动组合耕种制,农民协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共耕制,认为它是“振兴农业,改进农业。节省人力以及同富农、寄生虫和剥削者作斗争的手段。”向共耕制过渡成为这一时期苏俄解决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192112月,在列宁的倡议下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土地政策的下列原则:(一)毫不动摇地保持土地国有化;(二)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三)给农村居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根据这一原则,192210月苏俄通过土地法典,废除了以前实行的一切土地法令,重申土地上一切建筑物、作物和其它财产都是农民不可剥夺的个人财产。这一土地政策为苏俄找到了一条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列宁后来回顾说:“农民不是用空话,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愿意帮助并且在帮助已经夺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

——摘编自许蓉《列宁关于解决苏俄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思想》

材料二   1950年冬开始,党领导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7亿亩土地。

19519月,党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312月,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稳步前进。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9月,进入以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的阶段。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引发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经过反复权衡,195310月,中央中央作出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决定,接着实行油料的统购和食油的统销。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此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加快。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8-1922年苏俄土地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土地制度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苏两国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
2022-05-13更新 | 3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家鼓励创作新年画。如图《拖拉机》在1950年全国新年画评奖中获甲等奖。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新愿景
C.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风尚
D.表现了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
7 . 1951年12月,毛泽东提出:“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B.新中国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C.工业化建设需求D.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9年底,中国国营企业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达40.3%,国营经济拥有全国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产量的68%、棉纺产量的53%。这些情况
A.表明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B.呈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征
C.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D.为公私合营作了股权重组示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年画,作品《农民与拖拉机》

A.展现了农民喜庆生产大丰收的场景B.说明了新中国工作中心仍然在农村
C.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D.表明农业的机械化生产较为普遍
2022-04-13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10 . 1951年在中共中央指示下,人民群众订立爱国公约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全国工业企业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和农村的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搞得热火朝天,有的劳模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这一运动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响应了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
C.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政策D.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