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征收其出租土地。中国共产党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合作社的推广B.彻底解除了土地改革的阻力
C.违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策D.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
2 . 【新中国工业发展】

材料   19511956年中国参加的部分国际展览会概况

时间地点概况
1951布拉格国际博览会中国的展品受到了观众的特别重视与欢迎。馆内正面大照壁以天安门为背景,穹窿高翔着白色的和平鸽群,左面矗立着工厂烟筒。关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文化教育、民族团结、国际友谊等图片悬挂于四壁。
1953印度尼西亚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共占地一千五百平方公尺,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和纺织工业馆、农业馆三座,参观人数达50万以上
1955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中国馆不仅展览的丝织品深受欢迎,放映的多部精彩的电影也吸引了无数观众,如《光芒万丈》《中华儿女》《新中国的诞生》《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民族大团结》《钢铁战士》等。
1956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展出了1432种展品,包括各种矿产品、机器、丝绸、茶叶和传统出口物资以及手工艺品。法媒报道:中国馆是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最美观的展览馆,我们希望建立中法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摘编自夏松涛《19511957年新中国参加国际展览活动的形象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参加国际博览会的背景,并谈谈其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2022-10-16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0年春,政务院规定:“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此举旨在
A.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B.增强财政力量,确保经济稳定
C.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D.改变各自为政,树立中央权威
2022-06-07更新 | 1061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上)历史试题
4 . 刘少奇在1948年12月写的《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提出:新中国的国家经济是无产阶级手中的基本工具,而合作社是劳动人民的集体经济;只有国家经济而没有合作社,国家经济就无所作为;只有合作社而没有国家经济,合作社就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据此可知
A.中共在提前酝酿两种经济形式的整合
B.内战时期党的民主政治建设成果斐然
C.国共两党两种政治前途的较量很激烈
D.新中国三大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2022-05-31更新 | 32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组织群众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仅1952年,全国共捕鼠1.2亿多只,清除垃圾粪便1.6亿多吨,疏通沟渠 28万余公里。此后,利用节假日,坚持常年和突击相结合,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职责。这表明当时中国(       
A.政权建设体现出鲜明民主性B.卫生事业应尊重自然科学规律
C.执政理念促进卫生事业发展D.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6 . 1950年6月,中央重工业部计划司在《国营工业经济计划工作的组织与方法》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完整的工业经济计划;政务院先后成立了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等工业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的设立(       
A.体现了对官僚资本的改造B.反映了完整工业体系的形成
C.为工业集中管理奠定基础D.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2022-05-05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毛泽东指出“你们(资本家)不应惟利是图,而要两利是图,劳资两利,一利不行。‘五反’中进攻得太远了,资本家躺下了……应当说服工人作这个让步。”此观点意在强调
A.过渡时期应调动资本家的生产积极性
B.资本家应有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
C.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需团结一切力量
D.稳定社会秩序以确保新政权成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0年11月,中财委确定了“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带投资性建设)第三”的财政工作方针。1952年6月,全国财经会议重新确定,国家财政预算要把经济恢复和建设投资放到首要地位,即以建设为第一位,军事为第二位,行政为第三位。这一调整
A.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得益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
D.激发了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9 . 近现代中国侨汇的变化。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对外贸易始终是出口少于进口,长期处在外贸入超的被动地位,其中外贸入超部分往往依靠侨汇(指侨民汇回国内的款项)来弥补。据统计,1937年中国侨汇总数为4.74亿元,外贸入超额为1.15亿元;1938年侨汇总数为6.44亿元,外贸入超额为1.24亿元。这种状况持续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解放战争后期,外汇价格一日数变,物价一日数涨,侨汇也急速减少。当时的侨汇情况是,1946年中国银行和广东省银行收入侨汇总数约3000万美元,1947年降至1000多万美元,1948年不足500万美元,1949年侨汇几乎断绝。

——摘编自任贵祥《海外华侨与祖国抗日战争》等

材料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办法,鼓励人民储蓄,便利侨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侨汇业管理暂行条例》,提出了“便利侨汇,服务侨胞”的侨汇政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1)保障侨汇币值。当人民币不稳定时,中国银行采取原币汇款、原币存款办法;当人民币稳定而一些国家货币贬值时,中国银行又采取人民币汇款存款,使侨户不受损失。

(2)便利侨眷接收利用侨汇。有关部门采取办法简化侨汇手续,加强侨区的物资供应,举办侨眷福利贷款,增设兑付侨汇机构等措施,照顾侨胞侨眷的利益。

(3)团结和改造侨批业及从业人员。到1954年底,全国侨汇收入总数近7亿美元,约等同于同期中国出口外汇收入的一半。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段(1937-1941年,1946-1949年),分析侨汇数额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提出并实施侨汇政策的原因及作用。
10 . 1952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了《重庆一零一钢铁厂职工给毛主席的信》,信中提到:成渝铁路的钢轨每-根都是我们亲手轧成的,那上面没有二个外国字。毛主席,我们能在中国的钢铁事业中有这一点贡献,我们真是兴奋,我们为党、为祖国骄傲。由此可见
A.工人生产热情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正在有序进行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D.工人在工业化建设中起关键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