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民谣作为一种流传于人民之中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自身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下面这首民谣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A.土地改革的开展B.三大改造的进行
C.人民公社的兴起D.改革开放的深入
2 . 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表中错误之处有
时间农业改革核心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
1953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强调平均主义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归农民所有,分户经营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3 .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并归纳“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
(4)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现了伟大转折后,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结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道路的建议。
2022-0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组图片,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启示是
A.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B.须坚信“人定胜天”
C.要加快推进对外开放D.须深化民主法治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农村远景图》,该作品

A.再现了农村发展的真实面貌B.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C.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
6 . 历史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再现历史。下图(20世纪50年代)反映的历史事件表明我国
A.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B.经济建设得到苏联全面援助
C.工业化目标的制定远离实际D.经济建设未取得任何成就
2021-10-05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5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7 .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近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简要示意图。(图1)


材料二:国家提供的各种政策制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政策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政策制度不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图2)



(1)图1中显示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高峰”以及6、7阶段持续下滑的现象,试从政策角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评析“政策制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的理论。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250字左右)
8 . 1958年,毛泽东写道:“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一判断导致了
A.文化大革命爆发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中共八大召开D.“一五”计划制定
9 . 1958年底,中国农村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06-0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8年,曾任公社书记的李丙炎说:“那时吹牛皮,我觉得是政治需要,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我们就得自己给自己壮胆,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于是就放心地放起高产‘卫星'来。”据此可知,李丙炎认为当时“大放卫星”
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有其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D.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