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
2 . 某地区的民谣说:“出工听钟响,干活问队长”。这一现象出现于
A.建国后过渡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3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农民拥有了土地,但平均一户耕地仅10几亩,耕畜0.47头,购买生产工具的资金为6.5元,简单再生产很难维持,购买工业品更是无从谈起。材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B.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刻不容缓D.进行土地改革具有紧迫性
2022-04-15更新 | 58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广东专版)
4 . 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表中错误之处有
时间农业改革核心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
1953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强调平均主义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归农民所有,分户经营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又宣布河南省西平县和平农业生产合作社小麦亩产7320斤。……宣布1958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1010亿斤,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农业生产逐步迈向现代化
C.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D.中国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
6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农村远景图》,该作品

A.再现了农村发展的真实面貌B.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C.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文件的关键词有: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这三个关键词都表明
A.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B.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复杂性
C.农业工作处于中心地位D.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
2021-10-22更新 | 578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但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验不足B.苏联撕毁援助协议
C.自然灾害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9 . 据《巴中县志》记载:1956年巴中县人均分配口粮400.3斤,现金38.2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0.3斤,现金12.3元。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生活资料和财物
C.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较差,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D.“左”的错误泛滥,导致人们生产积极性下降,经济水平下滑
2021-08-25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土地改革B.“银元之战”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
2021-07-20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广雅、执信、二中、六中、省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