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男:绿水清山带笑颜。

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1953年,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材料三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这种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迅速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
(3)据材料二分析,过渡时期我国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结合材料三并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2020-09-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