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鼓励发达省市区与欠发达省市以对口帮扶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协作。广东省实施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战略,汕尾是深圳市对口帮扶城市。2015年11月,比亚迪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东进汕尾。这些举措反映了(     
A.国家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B.粤东与珠三角经济差距缩小
C.区域发展失衡难题得到了解决D.广东对外开放进入崭新阶段
2022-08-11更新 | 64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1978年第四季度,清远氮肥厂等4家国营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次年4月,清远撤销8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直接管理企业,县经委把一部分权限下放给企业。这一做法旨在(     
A.放权让利提高国营企业生产积极性
B.实行自负盈亏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C.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D.推动国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定
2022-08-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元),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819801982
纯收入 133.6191.3270.1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 . 1981—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以年平均8.1%的增长率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2022-07-23更新 | 24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
5 . 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利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90年代时,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反映出中国(     
A.现代企业制度完全建立B.彻底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C.私营国营企业同步发展D.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022-07-20更新 | 340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三)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宜兴紫砂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阶段紫砂壶生产状况
1955年—20世纪70年代末1955年,“宜兴紫砂壶生产合作社”成立。1955年,国营“宜兴紫砂壶厂”建立
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紫砂壶厂陆续建立。199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改制为民营。紫砂陶匠和私人工作坊大量涌现。

A.宜兴紫砂厂由国营转为民营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B.宜兴紫砂转型说明民营比国营更能促进生产发展
C.宜兴紫砂转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标志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宜兴紫砂厂的成功转型
2022-07-06更新 | 50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1991年,我国调整了25年没有动过的城镇居民定量平价粮销售价格,提高了原油、成品油等基础工业品价格,提高了钢铁、水泥等产品的计划内价格,对实行计划内外两种价格的产品并轨或缩小差距,放开粮食等一大批商品的价格。这说明,当时(     
A.出现多种价格形式并存的局面B.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C.确立了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机制D.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2-07-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
公元年代前770—前221前221—220
耕地面积/万hm21533.33813.3
粮食单产(kg/hm2712.5825
粮食总产/亿kg102.7295.7
口粮总量/亿kg111.4208.8
粮食需求/亿kg123.7232.0
人口/万人32006000
人均占粮/kg320.5492.9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农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9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先国家,后集体,剩多剩少归自己。不记工,不算账,集体社员两清亮。”歌谣中制度的特点是()
A.集中经营,互帮互助B.集体劳动,强化责任
C.权责分明,多劳多得D.土地公有,平均分配
2022-07-0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2022-06-22更新 | 9023次组卷 | 82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