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建国初成立的供销社是唯一的商业流通系统,几十年的“统购统销”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广受欢迎。但80年代起供销社经营出现了困难,1992年至1999年,全国供销社累计亏损近450亿元,大量供销社破产、转让,580万名员工中将近一半下岗、内退。这一变化缘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D.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2 . 下面材料的数据反映的是与1978年相比,我国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在1994年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反映出1978年以来的我国
种类1994(较1978年增加)
粮食46%
肉类323.4%
水产品397.8%
油料281.4%
棉花100.3%
甜菜363.7%
水果432.7%

A.经济制度变迁推动了种植结构的调整
B.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特征
C.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了科技进步
D.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了有效利用
3 . 1994年,中共中央进行了财税制度改革,原先的地方财政“包干制”逐渐变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中央与地方税收征收体系相互独立局面形成;改革与完善税收制度,逐步取消了对国有企业的“特殊照顾”,使所有企业都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上述举措是基于
A.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日益改变B.经济市场化趋势逐渐增强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D.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021-12-23更新 | 378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此观念
A.继承和发展了南方谈话的核心理念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C.混淆了经济手段和社会性质的概念
D.肯定了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1-11-21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部分五年
规划(计划)
重大事件及成就
一五计划
(1953—1957)
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 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五计划
(1958- 1962)
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国民经济增长最低-31%,最高32.2%,平均0.65%。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六五计划
(1981—1985)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出口额在世界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10位。1982 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八五计划
(1991—1995)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速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199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 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由此进入“五年规划”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6 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2008 年8月举办北京奥运会。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5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思想。

——根据共产党网《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整理


综合以上材料,从经济或政治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6 . 据1993年3月26日的江苏《连云港报》报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通知精神,我市决定从1993年4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油料购销价格,不再使用粮食、食油票券。”该报道反映了
A.粮油价格不再受政府指导B.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C.计划经济体制已完全破产D.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