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的《高帝求贤诏》说:“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注明)行(言行)、义(通“仪”,仪表)、年(年龄)。(官员)有而弗言(推荐的言行),觉(发现),免(免职)。年老癃病,勿遣。”后来,汉武帝沿用并发展了这一措施。唐朝时期也规定,在考试通过之后,还要经过吏部的面试,面试的内容为“身(相貌)”、“言(言行)”、“书(书法)”、“判(逻辑思维)”等,形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社会活力。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二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科举就吸引了诸多外国考生应试,日本、朝鲜(今朝鲜、韩国)和越南还仿效中国,在本国实行科举选官制度。自16世纪起,中国科举制度就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传入西方。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英、法、德、美等国也从中国科举考试“自由报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性中得到有益启示,并纷纷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自1570年至1870年的300年间,外文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达120余种。

——摘编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史》

材料三       

年份主要内容
1983《国务院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决定》
1986《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
1990《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
1994《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1998《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摘编自薛立强、刘文花等《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写出西汉选官制度的名称,比较西汉与唐朝选官制度在选拔方式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导致“16世纪起,中国科举制度就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传入西方”的事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提炼材料的主旨;结合所学,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推动以上变革的主要因素。
22-23高三下·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2 . 中国的户籍制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时期的户籍管理又与当时的政治形态紧密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81年,明太祖对户籍立法进行改革,实行黄册制度。黄册以里为单位(每110户为1里),登载各户的人丁、财产变迁情况。同时,又编绘鱼鳞图册以登录田土,所谓“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主要为民、军、匠三大类。尽管在明朝中后期,由于官僚机构的衰朽,这套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但它的历史意义仍是不容低估的。

——选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11年,清廷制定了《户籍法》,作出关于户口及其变动事项的合法登记程序及管理机关的规定,标志着具有近代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户籍原则和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的产生。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移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同时,商品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也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自由迁徙。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重新实行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连保连坐,实质是将中国最基层单位——乡村中的居民捆绑在一起,以维护社会秩序,强迫民众承担各种义务。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材料三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变迁的相关文件。

时间

文件

摘要

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户籍

1964

《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

限制户籍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

1984

《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可以进集镇落户,同集镇居民享有一样权利

20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20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户籍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并简析其意义。
2023-02-26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建国初成立的供销社是唯一的商业流通系统,几十年的“统购统销”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广受欢迎。但80年代起供销社经营出现了困难,1992年至1999年,全国供销社累计亏损近450亿元,大量供销社破产、转让,580万名员工中将近一半下岗、内退。这一变化缘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D.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黄道婆的手工棉纺织技艺在松江地区的传播,逐渐开始辐射到整个江南,随后向中原、湖广等地扩展,掀起了一场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在明清政府的推动下,棉花作为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加之河南、山东等地的棉花伴随着地区商品市场的发展作为大宗商品贩运至江南,为江南地区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对纺织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大,出现了雇染匠、研匠“往来成群”的现象,在织造、染色和平整等流程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棉纺织产品不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范畴,而是大量投入市场销售,迎合了明清时期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棉布成为“寸布皆有”的主要布料,并远销海外。

材料二   近代开埠通商以来,洋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及本国国家权力为后盾,使我国棉花贸易基本落入外人之手,而华商大多资本短缺,金融周转不灵难以与洋商抗衡。近代国际市场棉花贸易日益标准化,且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机器打包,棉包密度有严格规定,而中国市场棉花贸易缺乏量化标准,打包的形色也颇有参差,部分棉商甚至为了谋求利益,人工掺水掺杂。洋商在航运交通上的优势大大缩短了交易周期和经营成本,而这也使得华商望其项背,加之战争对船只、火车运输的阻断“贸易几至完全停顿”的现象偶有发生。然而在国际贸易大背景下,在华洋行为华人棉商提供了模仿和学习的机会,棉业公会相继确立,业务涵盖了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从零收贩运到加工业务,从设行收花到居间介绍。

——摘编自于新娟《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材料三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相关企业、行业在全球市场主导之争也日益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

西方某些组织、企业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来抹黑新疆棉,其真实意图是利用自身影响力破坏我国棉产业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疆棉产业只要保持信心和定力,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并采用有力措施加以应对,就一定能打破某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魔咒”,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编自牛方《新疆棉事件:热搜之后的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棉花革命的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棉花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疆棉事件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1994-2000年中国啤酒生产规模
年份1994年1997年2000年
企业数655550495
平均规模(千吨)21.634.345.1
20万吨以上(企业数)31320
10-20万吨(企业数)212826
5-10万吨(企业数)365760
5万吨以下(企业数)595452389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城乡居民饮食结构改变B.国内消费市场升级转型
C.行业技术发展突飞猛进D.市场经济改革逐渐展开
2022·广西南宁·二模
6 . 1984年全社会零售商业饮食服务网点915万个,比1978年增长629.08%,其中国营商业网点减少40.1%,只剩下27.2万个,集体网点达159.4万个,增长55.86%,个体户达728.1万户,增长近40倍即4000%。这些变化
A.推动了商业管理体制的革新B.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2022-04-21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
7 . 中国逐步放开物价的过程中,曾出现通货膨胀和抢购潮。到1991年,价格形成机割占比如表,其中市场定价的商品反而逐渐供给充足、价格稳定。这说明
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定价
农副产品22.2%20%57.8%
工业资料36%18.3%45.7%
A.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B.传统经济体制仍具有明显优势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D.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2022-04-18更新 | 350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D卷)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私营经济政策演变(19782008年)

阶段及特征历史背景及说明
19781986年“默许”阶段
19871991年“补充论”阶段(19871988年是形成阶段:19891991年是曲折发展阶段)在国内,经济矛盾突出,政治气候变化:在国际上,西方国家掀起“反华大合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步形成: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都全面地体现了出来:国际上社会主义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中共中央从国情出发,提出了“补充论”
19932002年“组成部分论”阶段
20032008年“平等论”阶段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机遇与风险并存:快速发展的私营经济遇到了斯的问题:攻坚阶段的国企改革需要私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平等论”,实现了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重要创新

——据李海涛《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探析》整理


参照上表②④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①或③阶段国家私营经济政策调整做出说明。
9 . 据统计,截至1997年,我国社会商品、工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中,按市场价格交易的比重分别达到93.2%、81.6%、80.5%,比1978年分别提高了91.4、81.6和73.1个百分点。这体现出当时我国
A.社会产品供过于求B.农副产品产量提高
C.市场调节作用增强D.开始融入国际市场
10 . 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1)根据图1、2、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材料二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中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主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2)结合所学,列举祖国统一大业所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


(3)请你为改革开放40周年写一份解说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