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78、1992、2002年我国不同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单位:%)示意图,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
A.工业的地理布局逐渐走向平衡B.工业建设总体上适应当时形势
C.工业发展速度较快D.工业体系有待改善
2022-05-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多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三个峰值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谈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

材料   下图分别是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图甲                                      图乙                                           图丙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有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史实,对示意图的变化加以说明。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目、时间199520012006
彩色电视机(台)89.79120.50137.40
空调器(台)8.0935.8087.80
家用电脑(台)13.3047.20
移动电话(部)34.00152.90
家用汽车(辆)0.604.30

材料三   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引自2007111日,中国经济时报


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生活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2)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什么思想的指导引领下进行的?
(3)简述这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2020-11-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1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练)
5 . 下面是1978年、2002年的不同所有制经济比例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直接成果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顺应了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自我完善发展
6 . 如图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变化示意图。其中,最高“同比增长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个人所得税的征收B.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01-19更新 | 11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材料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材料三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三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2021-12-1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材料三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从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9 . 下图为1993-2017年三大产业占比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
A.农村经济体制失去活力B.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020-05-0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如图分别是1978年、1997年我国各类工业比重示意图,从1978年到1997年的变化表明

A.增强国企活力成为深化改革中心环节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
2020-05-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网上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