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1956年1957年
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
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
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材料四   1978年和2002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材料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 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6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经济成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40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2018-11-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迹,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第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成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并归纳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最终我国在中共十四大会议上明确确立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19-05-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我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简表

材料四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特点。

(3)我国全面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任重道远,试说明理由。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5 . 据下图可推知,这一时期我国

我国城镇不同部门就业比重变化示意图(1978—2004)
注: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包括城镇就业中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大量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为主的未纳入统计部分的从业人员三部分。
A.非正规部门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
B.传统正规部门遭遇发展瓶颈
C.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D.新兴正规部门发展速度缓慢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             图二 1983年重庆开始                  图三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责任书                    经济试点的报道          

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018-09-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上世纪1978年以来大陆与台湾GDP比较示意图,观察数据,下列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上世纪80年代后期,比率下降是由于台湾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②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比率增长是由于中国大陆加入了世贸组织
③本世纪初,比率持续增长是因为开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本世纪以来,比率大幅增长是因为深化改革开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7-11-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基础性检测考试卷
8 . 钱颖一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1992——2012年江苏省GDP增长示意图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相结合
2018-05-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③是由于国家找到了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B.④到⑤的变化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遇到了挫折
C.①④形成的共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
D.②低谷的形成是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严重失误
2017-08-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二   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材料四 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

——国家统计局网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改革两方面,比较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中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材料三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的新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简要分析其成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