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发展的进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我国(     
A.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逐步增强B.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C.逐步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2 . 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在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全面推开,实现了货物和服务行业增值税全覆盖。2017年以来,增值税率由原来的17%、13%两档下调至13%、9%;并努力完善退税制度,降低企业退税难度。由此可知,我国增值税改革(       

A.扩大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B.助力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创新
C.加快了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2023-12-16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1993年中国画报出版社收录出版的一幅传统的吉祥年画,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中美外交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
C.深化改革开放已成为了社会共识D.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023-11-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1992~1996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行业的比重变化情况(单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1992年1996年年均递减速度
全国总计6343.57.1
轻工业52.331.49.7
重工业71.152.65.8
A.经济改革释放发展活力B.公有制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C.经济发展结构趋于均衡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2023-02-13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现在)恢复和坚持了长期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B.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完善
C.反映出当时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
D.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6 . 如图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GDP增长速度统计表。关于三次增速高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高值的出现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至经济建设
B.党和政府设立经济特区直接促成第二次高值的形成
C.第三次高值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三次高值的出现都得益于稳定的国际局势
2022-06-29更新 | 37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要根据“鸟”(经济)的需要,设计“笼”(计划)的大小,并不断调整“笼”的尺寸,使“鸟”既能在“笼”中自由飞翔,又不被“笼”困死。提出“鸟笼经济”的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C.在计划指导下扩大自主权利D.摆脱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崛起已是不争事实,更让世界为之侧目的是崛起方式。下列关于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     
国家主题
葡萄牙、西班牙从陆地到海洋
荷兰从渔夫到车夫
英国从农业到工业
美国从邦联到联邦
中国?

A.从改良到革命B.从城市到农村C.从计划到市场D.从农村到城市
9 . 如表所示为新中国部分年份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统计。据表可知,影响我国图书馆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194919571965197819801995
数量(座)52400562121817322615
A.国家的文化政策B.民众的精神需求
C.教育水平的提高D.社会经济的发展
10 .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此材料评价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