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边区的私营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1944年,《关于争取工业品全部自给的决定》规定“奖励边区地主、商人创立工业,并欢迎边区以外的工商业家来边区发展工业”。这些政策(     
A.标志着政府工作重心向工商业转移B.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C.旨在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2 . 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推行“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等举措。这一改革(       )
A.体现了改革发展的市场化方向B.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C.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D.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3 . 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     
A.助推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D.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4 . 针对当今社会信用缺失的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以上讲话(     
A.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信用缺失问题B.丰富了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容
C.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D.形成了褒扬诚信和惩戒失信的风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以来,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形式的变化(%)

这一变化表明(        
A.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B.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得到优化
C.农产品流通改革走向深化D.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2022-1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利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90年代时,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反映出中国(     
A.现代企业制度完全建立B.彻底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C.私营国营企业同步发展D.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022-07-20更新 | 33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1992年以来,我国密集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这表明我国(       
A.对外开放逐步深入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法律体系的完善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立法不断加强,先后颁布了《公司法》《会计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证券法》等,并对《对外贸易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经济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上述立法举措
A.奠定社会主义法治基础B.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促进了政治体制的改革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9 . 下图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

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C.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D.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2022-05-18更新 | 42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20世纪90年代我国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先后颁布了《公司法》《会计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证券法》等,并对《对外贸易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上述立法举措
A.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B.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
D.标志着“依法治国”成为治国基本方略
2022-05-15更新 | 197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三模(康德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