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2004—2006年国企、民企和外企单位的缴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款÷主营业务收入错误100%)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年度平均
20043.2%4.07%2.71%3.33%
20053.48%4.41%2.82%3.57%
20063.65%4.61%3.06%3.77%
A.国有企业收入呈减少趋势B.外资企业丧失了竞争优势
C.经济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D.所有制结构发生彻底变革
2 . 1985年,由政府投资并管理的“菜篮子工程”——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了;到90年代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21世纪初菜篮子工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城乡一体协同发展B.国家宏观调控指导
C.市场化改革见成效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 .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等等。据此可知(     
A.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国企改革注重价值规律D.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转移
4 . 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推行“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等举措。这一改革(       )
A.体现了改革发展的市场化方向B.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C.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D.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中国两种经济项目定价方式的占比情况统计表。较1978年,1996年的巨大变化(     
项目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产品收购总额
定价方式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
1978年97.0%3.0%94.4%5.6%
1996年6.3%92.5%16.9%79.0%
A.说明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B.根源于非公有制经济壮大
C.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潜能
6 . 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7 . 有学者指出,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使改革有了一个总的、明确的目标。这个“明确的目标”是指(     
A.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8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现在)恢复和坚持了长期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B.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完善
C.反映出当时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
D.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9 . 199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在此基础上,我国逐渐形成了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委托单位组成的“总公司一分公司一直属库"垂直管理体系。该体系(     
A.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准备了某些条件B.体现了改革与开放的深层次互动
C.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根本出发点D.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2022-11-28更新 | 46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金额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提高B.国民收入逐步提高
C.贫富差距不断拉大D.社会通货膨胀严重
2022-11-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