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12年1月9日南都社论中提到:“20年前,在中国的南方,一个伟人重启了改革开放的航程。从此,中国改革再度出发,以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的增长速度,创造了堪称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其中“改革再度出发”指的是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2021-08-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中共十四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 .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党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战略;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A.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B.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调控
C.发展多种所有制调整产业结构
D.促进国际国内市场相互衔接
2019-07-12更新 | 3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
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2019-07-11更新 | 11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资阳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2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农产品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合同订购为辅的格局。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办法,价格随行就市。这表明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
C.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D.粮食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6 . 下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8.1%17.9%18.5%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7 .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认识
A.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B.受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影响
C.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
D.彻底打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