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D.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2020-12-10更新 | 16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2 . 1990年11月10日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设置障碍或者加以干涉;要确保商品流通畅通无阻,不得擅自设置关卡;要自觉制止和纠正地区封锁的错误做法,集中力量抓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一调整
A.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B.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C.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D.是拨乱反正在经济领域的体现
2020-12-08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拉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1993年4月1日,粮票谢幕,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这变化
A.反映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B.体现了经济自足向经济过剩过渡
C.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D.打破了城市国有企业的“铁饭碗”
2020-12-03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19年5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1982年宪法通过后,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正,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修宪年份修改内容(部分)
1988年私营经济首次进入宪法,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1993年“实行计划经济”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称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对非公经济由“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

A.国家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经济地位上升
C.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二   中国改革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二中“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的表现。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体现由“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
6 . 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东北三省等地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史称“北方谈话”。他振聋发聩地指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邓小平“北方谈话”(     
A.加速了对外开放进程B.完成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D.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
2020-11-20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打工潮"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年代,潘海工业快速发展,城市经济有了极强地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全国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中西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土又离乡,向沿海城市转移。


1992年以后中国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打工潮,当年就有大约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随着内地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员回到家乡工作创业。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劳工"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

——摘编自《百度文库》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打工人物的对话。(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图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打工人员流动的变化,说明"打工潮"的变化是一部"经济史"。
8 . 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之间的关系?
2020-11-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9 .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C.“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D.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
2020-11-18更新 | 39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