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A.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2019-02-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2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019-06-13更新 | 243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记载: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年—1978年的2.1%提高到1979年—1984年的4.9%。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政策因素有可能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的大规模创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2018-06-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解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分田单干、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包产到户等模式。1980年1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说:“包产到户原则上不同于分田单干,虽然形式上与分田单干相似”这里,“原则上不同”主要是指
A.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C.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
D.生产资料归农民所有
5 .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D.土地的规模
2019-01-30更新 | 618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邵武市七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如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农业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
第一年26.632.141.3
第二年27.234.338.5
第三年28.836.7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贵州
C.四川、云南
D.四川、湖南
2016-11-27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