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91 道试题
1 . 元朝科场政治议题及考生对策情况统计(部分)
科次议题考生对策
延祐元年江浙乡试冗官方希愿严吏部之选法,重宪臣之事权
吏制黄溍推广教化
延祐二年会试冗官杨宗瑞严其赏罚
延祐四年江浙乡试吏制沈云超加强监察
后至元元年江西乡试用人李廉考试任命吏员
吏制涂溍生提高俸禄,以养其廉也
据表可知,元代(     
A.科考专注热门政治话题B.官府有效推动人事改革
C.着力拓宽官员选拔路径D.士人借助科举平台议政
2 . 1981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只有520万元,不足全国税收收入的万分之零点八。2019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达到10388.5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6.6%。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增加(     
A.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B.得益于脱贫攻坚的实现
C.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D.有利于财政收支的平衡
3 . 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了(     

A.红军长征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B.女性参加地质勘探的巾帼气魄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时代风貌D.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2024-06-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普鲁士王国的城市化水平
年代总人口(百万)城市数量(座)城市人口(百万)城市化率(%)
187525.69151710.3640.3
189029.96172614.5148.4
191040.17216724.6961.5
该表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交通运输业的快速进步B.城市人口数的明显增加
C.西方代议制的逐步完善D.电气化革命的大力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7世纪,洛克在《政府论》中强调:人民的福利是最高的法律,这是公正的和根本的准则,谁真诚地加以遵守,谁就不会犯严重的错误。洛克意在(     
A.重视政府权力结构的调整B.强调人民主权的思想主张
C.缓和民众福利差异的矛盾D.诠释三权分立的制度构想
6 . 有学者认为,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文明的空间距离不过几百公里,彼此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但却出现了大于印加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差别。这一观点强调(     
A.农耕生活决定文明差异B.相互借鉴推动文明进步
C.自然环境塑造文明形态D.人类活动影响文明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9年9月,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巩固团结,反对分裂”“力求进步,反对倒退”等口号。这些口号(     
A.扭转了严峻的国内外形势B.打击了国民党顽固势力
C.推动了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消除了国共合作的隐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西式建筑在中国出现,多集中于澳门,主要由传教士和殖民商人修建。18世纪,由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设计,中国工匠精心修建的圆明园分园——长春园的欧式宫殿,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光辉典范。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体现,开始大量传入中国,给国人巨大的思想冲击,如康有为见识了香港西式建筑林立、街路整齐后,认为西人治国有方,进而摒弃了“西人为古之夷狄”的看法。20世纪上半叶、西式.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上海国际饭店高达24层。另外,资政院、教堂、医院等建筑也一改中国传统建筑.“城高池深”的特点,体现了某些近代社会的气息。

——摘编自田毅鹏《西式建筑进入中国的沧桑往事》

材料二   早在秦汉时期,西方就通过陆路交通,从中国瓷器、漆器等商品上的建筑、风景图案信息来猜想推测中国园林。16世纪末开始,来华传教士的著作中对中国园林的记录让西方全新认知了中国园林,如《张诚日记》认为中国屋宇、花园的美在于布置得宜和对自然的模仿。18世纪,传教士马国贤、王致诚分别将《避暑山庄图咏》《圆明园图咏》传到西方,让西方对中国园林的了解进入到图像时代。受中国园林艺术影响,英国率先在西方兴建了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为特征的自然风景园。

——摘编自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大量传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式建筑风格东渐和中国园林艺术西传的不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下图所示,北纬30°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在其附近产生了许多文明,各文明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下列选项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①处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双轮车B.②处是洪水与诺亚方舟故事的源头
C.③处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D.④处修建了体现法老权威的金字塔
10 . 唐太宗在《帝范·阅武》中写道:“勾践轼蛙,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则?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据此可知,唐太宗(     
A.认为治国理政应该因势而异B.总结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
C.强调文治武功需要统筹兼顾D.主张安不忘战的军事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