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上饶市丰溪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测试历史试题
江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15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阿玛尔纳艺术是指埃及新王国时期十八王朝法老埃赫那吞推行宗教改革时的艺术。如图是典型的阿玛尔纳艺术作品《庭园中的埃赫那吞夫妇》(壁画)。据此可知,该作品反映出阿玛尔纳艺术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A.推崇神权至上B.凸显法老庄严形象C.反对宗教迷信D.注重现世生活情趣
2024-05-15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有学者认为,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文明的空间距离不过几百公里,彼此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但却出现了大于印加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差别。这一观点强调(     
A.农耕生活决定文明差异B.相互借鉴推动文明进步
C.自然环境塑造文明形态D.人类活动影响文明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1439年,法王查理七世召开三级会议,在市民阶层的支持下,颁布了“宪兵法令”,规定:由国王亲自组建军队进行对外战争,不经国王的同意任何人不得自行建立武装;授权国王在全国范围内征“人头税”以筹集建立军队所需的费用,贵族不得在自己的领地内擅自征税。宪兵法令的颁布(     
①剥夺了贵族的军事权利   ②开创了市民阶层参政议政先例
③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反映出王权与市民的双向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彼时有个西欧人到西班牙学习,学成回国后,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当时西欧人都认为他在那儿遇到了魔鬼。阿拉伯人的书,经常是西方大学的标准教科书,在中世纪很长时间里都是这样。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B.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C.推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D.实行了文化扩张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15世纪,非洲撒哈拉以南马里帝国商业网中的贸易商品,主要包括农产品、矿产资源、手工艺品和奢侈品等,商业活动的交易形式主要包括本地贸易、中转贸易和沿海贸易等。这一现象(     
A.取决于外来文明的影响B.表明非洲文明已发展到顶峰
C.推动了马里帝国的兴起D.促进了当地商业活动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写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源于传播基督教的需要B.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C.为了在美洲建立殖民地D.多种动因推动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占领了印度果阿,并在那里建立了铸币厂,开始发行货币并使其在葡属印度流通。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东非在葡萄牙一连串战略堡垒的布局下,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三角贸易区域。这反映出,当时(     
A.印度洋贸易的新发展B.世界贸易中心逐步发生转移
C.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8世纪法国出版的《百科全书》的知识系统里,出现了一些新科学,神学与宗教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生产和研究、技术和科学有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文艺有了独立的活动天地。这(     
A.缘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C.推动文艺复兴发生转型D.有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50多年时间里,大量提议议会下院改革的法案没有一个获得通过。有些城镇规定拥有一定不动产的居民,才有被提名的权利。在1820年左右,英国下院超过半数的议员实际上是由近500名大土地贵族选出的,这些大贵族多数又是议会上院的议员。这种“上院选举下院”的情况表明,当时的英国(     
A.土地贵族依然把持国家政治权利B.封建势力阻碍了工业革命
C.政党政治加剧了议会的政治分裂D.君主立宪制遭受重大冲击
2024-05-15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500——1850年英格兰、法国、意大利中北部农业总产出借数,据该图可知(     

A.意大利的农业长期落后B.农业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条件
C.法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得以推广
2024-05-15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列宁在《纪念公社》中写道:“不仅法国工人,而且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在纪念公社的战士。这是因为公社不是为某种地方性的或狭隘的民族的任务而斗争,而是为全体劳动人类、全体被损害和被侮辱的人的解放而斗争。”由此可见,列宁认为巴黎公社(     
A.它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具有国际主义的意义
C.它是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D.注重国际工人的团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多角度观察历史现象有助于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个体系(     
①促进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②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推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
④改变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状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如图是美国国家二战纪念碑(局部)。纪念碑是由代表二战时期美国各个州和海外占领区的56根石柱组成的圆形碑林,两侧各有一塔楼,代表太平洋战争和大西洋战争,西侧自由墙上金色的五星象征着二战中牺牲的美国军人,地上用大字刻着“我们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纪念碑的修建旨在(     

A.巩固和延伸国人的公民意识B.宣扬人民是战争胜利的伟力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反思战争给人类造成的苦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表是1936—1939年苏联在西班牙发行的电影和书籍(部分)
形式名称内容
电影《火中马德里》重点展现法西斯势力对马德里的狂轰滥炸, 揭露法西斯的战争暴行。
《热烈欢迎》展现被疏散的西班牙儿童在苏联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展示战时苏联和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友好关系。
书籍《苏联的社会主义胜利及其历史意义》强调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为关注“人”本身,将“人文关怀”置于思想和行动的中心位置。
这反映了,苏联(     
A.强烈谴责绥靖政策B.在文化领域回应了冷战
C.注重塑造国家形象D.推动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2024-04-23更新 | 47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42年,由美国政府创办的广播电台“美国之音”开播,负责大规模的对外宣传工作。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对外解释宣传美国政策,介绍美国文化。这些举措(     
A.与世界文化多样性趋势相适应B.旨在传播西式的生活价值观
C.有意构建时代需要的国际战略D.利用舆论侵蚀苏联意识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人提出走“新中间道路”,即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在凯恩斯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国家与新自由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表明英美(     
A.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B.已经摆脱冷战的影响
C.仍然处于经济“滞胀”D.加速建设区域集团化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020首次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牛津大学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367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二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家庭。自14岁起他就开始航海,曾经远航至冰岛。1477年,他旅居里斯本,沉迷于研究制图学,认为西班牙的末端和印度的东端相距并不太远。之后,哥伦布相继游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其西行,并于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而成行。

材料三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

“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城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哥伦布交流”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个50年。科学论证人类解放的伟大意义及实现途径,是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既出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个性自由的萌发、普遍交往的进步,也出现了社会矛盾的加深、阶级对立的尖锐、民族压迫的扩大……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这是19世纪上半叶提出的世界之问。对此,当时欧洲思想界纷纷提出解决之道。马克思、恩格斯以其对问题分析的深刻性、社会批判的彻底性、解决方案的现实性,实现了对各种社会解决方案的批判性超越。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人类解放的发展前景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刻阐明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辩证统一。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让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而消灭资本的统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答案。

——摘编自孙来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主题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19世纪40年代中期之前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问题及欧洲思想界提出的解决之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19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之问”,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的探索。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消失殆尽了。

——摘编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希特勒的伎俩是,他多年来一直向德国人民表示,他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而保证德国国防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整军备。筹备多年,193222日首次召开的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为达成国际裁军协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尽付流水。各国(包括部分小国)都寸步不让地坚持本国利益,决心要保证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安全,这击碎了任何达成普遍协议的希望。

19331014日,希特勒宣布德国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联。退出后马上举行了一次公投。公投的官方结果是,95%的选民支持希特勒的行动,这大大提升了希特勒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希特勒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扩张了陆军和空军,进入了非军事区却毫发无伤,英法不准备和德国兵戎相见。

——摘编自【英】伊思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泰勒【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裁军的努力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希特勒成功实现法西斯扩军备战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0.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人们可以轻松地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找到欧洲,并标注出其边界。但是要找到西方的具体方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从地理上讲,它不是一块边界分明的地区,而是一片在历史变迁中边界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群岛,以及一种在政治上以类似方式建构的国家形态。长期以来,西方仅仅是指一种自然方位:日落之处;还有一层衍生意义,即尽头和往生世界。事实上,相较于“欧洲”,“西方”的概念具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色彩,争议也更大。即便是在西方国家内部,也是这种情况。西方的拥趸——把西方视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会被扣上傲慢的欧洲中心主义论者、新帝国主义者,甚至是种族主义者的帽子。反过来,西方的批评者,则容易被贴上对人类最崇高理想的背叛者和说自己国家坏话的人之类的标签。历史表明,“西方”的概念是必要的。第一,当欧洲人越过欧洲半岛的边界并远离他们的大陆而去的时候,“欧洲”的概念已然不够,需要添加一些新的要素或者需要表述得更加准确,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方”。第二,西方需要它的对立面,它因与其它的概念有所区别才得以存在。用莱因哈特·柯塞勒克的话说,“西方”是一个不对称的概念。说它不对称,是因为在此概念的内核中嵌入了一种对自身优越的想象。非西方的,始终被视为低劣的。因此,“西方”是一个充满傲慢的概念。第三,我们所讨论的现代西方概念,如果撇开第一点中的“外欧洲”维度,那么它在空间上的范围要比欧洲更小。西方的概念始终能在欧洲境内划出一道分界线。这道分界线的前身,就是以前天主教与东正教在宗教上的分野。对于19世纪欧洲的自由派和民主派人士来说,“自由西方”的对立面在欧洲大陆内部的专制,即沙俄帝国。因而在20世纪初通过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将这一对立面的建构重新激活,也就并不困难了。而对于20世纪中期的西方而言,它的首要对手是国际法西斯主义,次要对手是1945年之后的苏联共产主义。它在当下的对手则相对比较模糊:“伊斯兰恐怖主义”这个关键词有时可以概括,但也不尽然。

——摘编自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何谓西方?——一个富有争议概念的多义性》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2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20.4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30.65王权的加强单题
40.85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单题
50.85古代非洲 单题
60.65全球航路的开辟单题
70.65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80.65启蒙运动单题
90.4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100.65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单题
110.65巴黎公社单题
120.85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单题
13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4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50.65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60.65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全球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中世纪城市自治
18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0.4国际联盟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三、论述题
200.4全球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启蒙运动  冷战与两极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