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以下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产量的增长率统计(以年增长%),影响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项目
年份
1953—19571958—19651966—19781979—1982
粮食
棉花
油料作物
甘蔗
肉类
3.5
4.7
0
7.9
3.3
0
3.1
-1.8
3.2
4.1
3.5
0.2
2.8
3.6
3.4
3.9
13.5
22.7
15.0
12.1
农业总产值
(不包括副业产值)
5.20.93.16.1
A.国内政治环境的状况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C.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D.农业领域的劳动投入
2023-02-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面对1941年以后的严峻形势,各根据地军民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活,调动其生产和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富农和地主的利益,联合其共同抗日。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和肥西县成为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策源地。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于1980年召开座谈会,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纪要。随着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以“双包”著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向前发展,到1982年6月,全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生产队达到71.9%。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特点,并说明这场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3 .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2-06-09更新 | 11642次组卷 | 8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年代主要内容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12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二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2020-11-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的销售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材料三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重要意义?
2019-05-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2021-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5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2019-01-30更新 | 2275次组卷 | 3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9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其中,1980—1997年人均粮食产量增长最快,主要是因为实行了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 1974年,一农民贴了幅对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他又贴了幅对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钱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一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