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特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93年英政府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双方曾因见面的礼仪发生了争执,当英方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的要求时,被乾隆帝一口拒绝,并警告他们不要再到浙江、天津贸易,否则必遭“驱逐出洋”。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②》

材料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5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今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175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60百科


(1)材料一中“广州一口通商”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英方的要求后来是如何获得的?
(2)材料二中的“旧体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3)“一带一路”战略反映了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发展历程。
2022-04-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开放之路

1898年光绪帝电谕各封疆大吏:“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着沿江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拓展商埠,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维利益,而保主权”。

民国四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等,中国政府出台《自开商埠章程》。章程规定:设立商埠局管理界内土地工程警察杂捐各项;界内一切行政司法权,统归中国官吏管理执行,外人诉讼依约办理,但外人愿赴中国审判官起诉时,得受理之;界内土地租期以50年为限。后,又有不得(外人)在商埠内开设工厂,所租土地及建筑物以30年为限的调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


(1)以“挑战与应对一中国自开商埠”为主题,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从小渔村到创新之都

1979年,深圳蛇口南头半岛中国境内首个允许外资投资的地方——蛇口工业区,破土而出。

1979年到1984年,蛇口率先推出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以工程招标的方式管理工程、职工住宅商品化、全国招聘人才、率先实行全员合同制等,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1987年,深圳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退伍军人任正非在该年靠集资来的2.1万元在深圳创办了华为公司。

2019年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被称为“中国最强街道”。华为、大疆、中兴、腾讯、迈瑞医疗、长城计算机……众多企业位于同一街道。

2019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文件,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搞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1979年,深圳蛇口一声爆响后……》


(2)读材料,概括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经济特区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
3 . 城市发展折射出经济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的商业》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摘编自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深圳发展的概况。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19-05-0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材料二   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就像当年的革命洪流一样势不可挡,温州人的成功可以看做是中国成功的一个缩影。

——《商务周刊》,2008年4月17日,《改革开放30年:得到的、失去的、梦想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020-10-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四月,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圳人经过反思,开始了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

——据谷牧《回忆邓小平》等整理

材料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再次发出扩大开放的时代声音。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4月2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深圳特区设立的过程,并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的国际、国内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及其反映的改革开放精神。
6 . 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涌现出大量的工商业市镇。…江南市镇的发达,当然不是在明清时代突然出现的。从宋代开始……正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产品的交换与流通日益频紫,江南农村的草市及定期市逐渐演化为商业性的聚落。一些传统的城镇随着商业化的影响,军事及行政功能渐趋退化,商业功能则日渐浮现。

——摘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材料三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形成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41—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5—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
2020-10-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19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当年共与客商签订 885 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 51 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 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 1983 年底就从原来的 2 万增至 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 0.05 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 0.3 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 1.2 元/斤,后稳定在 0.4 元/斤。

——根据《深圳口述史》(下卷)整理

材料二     2019 年 8 月 27 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主办的“新中国外交 70 年:回顾、启示、前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有学者在会上表示,上海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进程。

——据中新社等报道整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结合所学,指出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     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如何“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进程”。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领导网志向小平周志汇报时指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允许在深圳、珠海、汕头奉办出口加工区。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想法,他向中央偶议批准了广东的这一.圳经济特区子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平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摘编自谷牧《回忆邓小平》

材料二 有言道“80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以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杜经济开发区。1992年起,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2010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0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编自唐任伍《中国经济改革30年》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深圳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背景和条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
2020-08-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南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唐代时,海上丝绸之路已超过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随着各国商船繁来往于各地,海南也成了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据点。从宋代开始,海南出现了市舶机构,各个港口兴起和繁荣,还对进出口货物征税,其收入相当可观,侨居于海岛上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乾隆时,海南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一时颇为兴盛。历史上的海南,不仅是扼守于祖国南疆的军事重镇,也是一个拥有丰富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经济地区有着优良的港湾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并且盛产各类香药,尤以所产沉香久负盛名。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每一个海南人责无旁货的重任。

——摘编自卢苇《历史上的海南在国内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历史上的海南对外贸易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当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
10 . 经历40年发展,中国对外开放蹄疾步稳、循序渐进、“由点及面”铸就了一条大国开放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月5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广东省委汇报了上述设想,邓小平同志对广东省委领导同志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5月1日市委向省委请示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深圳市毗邻香港的优势,加速发展鲜活农副产品出口;重点引进外资兴办工商企业,允许客商独资、合资或合作经营;开辟和扩大旅游区,利用外资兴建旅游宾馆,积极发展旅游业;并建议简化口岸出入境手续,与香港互通旅游车;开设外币商店,代销外国厂商产品……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文件,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出口特区”。

——《邓小平与深圳经济特区》

材料二   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就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年1月28日)


(1)写出做出“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策的年份。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简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出发点有哪些?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深圳、上海浦东在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2020-05-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