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特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城市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到神宗朝时,人口约有百万之众,门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水产、牛羊、果品、酒、茶、纸、书籍、瓷器、药材、金银器、生产工具等……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是娱乐的中心。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圳特区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摘编自杨洲、张栋《城市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开封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有利条件,并指出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深圳速度”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当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摘编自《深圳口述史》(下卷)

材料二   1984年春,邓小平视察完深圳来到上海,发现两个城市的反差惊人。1990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把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推上舞台,等于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开放将扩大范围、提高层次,继续推进。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强调,浦东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面。

——摘编自(美)库恩《中国3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0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有利于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并概述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
3 .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1   


材料2   国家对特区各类企业的自用货物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对外国进口的商品实行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特区自产的商品在区内销售,也减半征收工商统一税。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3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贺耀敏、武力主编《六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

材料4   “深圳的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为主,企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1980年前后深圳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劳务费(包括工资和福利)只有700元港币,而香港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起码要7000元港币。香港的工业用地价格比深圳高10倍以上。

——周溪舞《深圳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轨迹》

材料5   14个城市总人口不到全国的8%,工业产值则占全国的20%;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工人队伍强大,技术人才济济,科教事业发达。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

材料6   (在沿海开放城市)“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作为对所在城市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补充,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

除北海和温州两市外,其他12个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给予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


(1)阅读材料1~4,以深圳为例分析概括经济特区迅速崛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1~6,结合所学,列举至少5个重要历史事件,叙述和阐释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启示。
2021-12-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 . 2020年广东GDP总量突破11万亿,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明清以前,“广东民贫,丰年尚有不足”不绝于记载。虽然有近海的优势,海外贸易发展颇具特色,但由于缺乏市场的遍在性(普遍性)发展,这种贸易的特色发展,并没有能形成对广东的全局性拉动。明清时期,广东的经济区位发生了深刻变化,雨热足、物种多、濒临沿海、境内交通水网丰富、海洋经济多元结构等诸多优势,终于迸发式地发挥出来,一跃而崛起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摘自黄滨《宋至明清广东经济发展从边缘到重心的嬗变廓见》

材料二   以下为1953—2005年广东生产总值增长轨迹表

——摘自《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广东经济发展从边缘到重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后广东经济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自强运动虽然有其种种缺点,但却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它具有许多深远的影响:第一,大多数制造局、船政局、机器局、学堂和新派企业都开办在条约口岸和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城市,在哪里最有可能获得洋人的帮助;这些事务有助于上海、南京、天津、福州、广州和汉口等大都市的发展。第二,周围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成为产业工人或劳工,促使了这些城市的规模飞速膨胀,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工人阶级。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邓小平不仅把广东和福建的特区看成出口加工区,他还有更大的考虑。他要建设的是工业、商业、农业、畜牧业、房地产和旅游业完备的综合性大都市。这些特区可以对各种办事方式进行灵活的试验。现代管理制度不但能改善中国的企业,而且可以为党政机关所用,使之变得更有效率。19805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第41号文件说,4个特区将“实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制度和政策。经济特区将主要受市场调节”。

——摘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自强运动”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从企业所有制的角度说明“自强运动”创办之企业的外在形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从对外开放的角度阐述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
2021-08-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原创热身历史试题(选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直隶总督李鸿章任总办,所有公牍事件,悉归总办主裁。起初,户部拨垫“练饷钱二十万串”,作设局商本,其余资金由大沙船主朱其昂向民间募集, 然“招股年余, 无人过问”。后又屡借官款,并享有“商局命脉所系”的运输酒粮的权力、中英贸易专办等权力,这种“官为维持”对同类商办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1885年,盛宣怀被委任为督办,官侵商权愈加激烈,董事们引朋呼友,“引用亲朋至二三十人之多”,各级官吏也“纷纷荐人”,“络绎不绝”,甚至宫中挂名应差,身居隔省,每月支领薪水。官吏不断购买股票,到1897年, 盛宣怀拥有招商局27.5%的股份。此后的轮船招商局,一直处于停滞时期。

——摘编自张海鹏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二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招商局运用中央赋予的自主权,试行干部聘任制,搬掉“铁交椅”,克服官僚主义,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蛇口工业区还进行了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并以优惠条件引来首批企业项目及5亿港元的投资。1981 年,招商局与丹麦宝隆洋行合资兴办蛇口集装箱厂,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蛇口模式在80 年代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可在实践中动态追踪的场所”。截至2012年底,招商局集团拥有总资产3920.83亿元(人民币),管理总资产3.59万亿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摘编自虞和平、孙政《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轮船招商局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晚清时期的招商局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局的发展有哪些可取之处,并简析其意义。
2021-07-0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从(经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经济)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224

材料二 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目的何在?
2021-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加强班)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和投资,中国采取了一些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

11979年在深圳、珠海(靠近广州的珠江三角洲对岸)、汕头(广东省北部沿海)和厦门(福建南部沿海)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享受优惠待遇)。这些特区与台湾的“出口加工区”不同,而是一些改造中国经济的“实验室”。

21984年将沿海14个地方和海南岛向外国投资开放,在税收和进口关税方面给予优惠条件……

4)允许地方当局可不经中央政府同意即洽谈外国投资事宜,这导致了外国供应的进口骤增——钢铁、有色金属、木材和塑料等,外汇储备大量外流。

5)通过了有关税收、债务、专利保护和外国商标等事务的法律和规章……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192月,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出全面规划。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创业平台,充分发挥着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为港澳发展拓展空间,引领带动着粤港澳“发展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使得创新要素在此自由高效流通,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技术、企业和资金都可参与其中,有助于丰富“一国两制”的内涵。

——摘编自辜雨晴等《粤港澳大湾区靠什么引来金凤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设置“经济特区”的背景,并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并分析加快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2021-0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先后掀起4次全国性的物价大波动。尤其是1949年10月这次最烈,一个月中上海米价上涨3.2倍,布价上涨3.5倍。同时,1949年财政赤字占总支出的2/3,国家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弥补。人民币的发行额以1948年底为基数,到1950年2月增至270倍。1950年在新解放区就有约4万多干部和群众被反革命分子杀害。在北京电车公司,特务分子一次纵火烧毁电车59辆。1950年秋在北京破获了美国间谍分子秘密绘制天安门形势图,阴谋在当年国庆节时,杀害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案件。

——摘编自郑新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1978年12月15日,邓小平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不要影响中国采取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公布时应以国防部名义,发表一个停止炮击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声明。此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我国在发展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成就”,“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韩亚光《邓小平与1978年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实现》


(1)指出新中国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1-03-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四月,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圳人经过反思,开始了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

——据谷牧《回忆邓小平》等整理

材料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再次发出扩大开放的时代声音。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4月2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深圳特区设立的过程,并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的国际、国内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及其反映的改革开放精神。
2021-06-28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