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1830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开通带动了英国的筑路热潮。私人铁路公司以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运营,依托银行和股市迅速扩张。随着大型路网优势的逐步显现,铁路公司的兼并运动愈演愈烈。为解决路网连结问题,议会于1846年立法规定铁路公司必须采用标准铁轨。材料反映(     
A.英国交通运输的多元化B.交通发展促进社会变迁
C.英国铁路交通领先世界D.交通变革促进了工业化
2024-02-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孙中山在民国初年对修筑铁路的部分看法。这些看法(     

(1)

全国铁路的建成,将“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邻,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迨中国同胞发生强烈之民族意识,并民族能力之自信,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

(2)

铁路之修筑,可以“增加国富”,将中国“列于世界大国之林,不复受各国之欺侮与宰割”
A.反映了其对交通建设的统筹规划B.迎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C.加强了中国不同区域的经贸往来D.承认了闭关自守的严重危害
2023-12-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张之洞曾说:“铁路一开,百废俱兴,人货运载,为有形之利;风气开通,才智增长,工商奋兴,穷民有业,上下情通,百事迅速,为无形之利。其收运费,有形之利犹小;而改振作,无形之利者乃大”。这可用于说明(       
A.民族危机改变了知识分子的追求B.开明士大夫极力追赶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
C.西学东渐改造了中国的上层建筑D.铁路建设在中国兼具物质和精神的“启蒙”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时期的邮驿是我国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组织的邮驿制度,周朝时期邮驿制度开始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建成邮驿网络设施,秦朝时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邮驿法——《秦邮律》,汉代时邮驿制度明确统一称“驿”,魏晋南北朝时期《邮驿令》颁行,邮、驿二字并用。隋唐时期邮驿规模空前,管理严格有序,宋朝创设了昼夜兼程的急递铺,元朝时期急递铺变为办理中央官衙文书传递的常设机构,明朝出现了商办民用的民信局,清代集历代邮驿之大成,融交通与通信为一体,克服了前代邮驿制的种种弊端。

——摘编自苏全有、陈自豪《中国邮驿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1840年以后,随着开放口岸渐趋增加……列强开始私设“客邮”。为挽回“面子”和避免列强所交信件丢失,清政府决定创办近代邮政。1866年,总理衙门决定将此项任务交付海关办理。到1896年,全国24处设有海关的口岸基本上都开办了海关邮局。大清邮政建立之初,在体例上归海关税务司管理,以海关区域为邮政服务区域,称为“邮界”。随后,大清邮政相继开办了信函、明信片、贸易契、印刷物、包裹、货样、汇兑、国际包裹等业务。截止1906年,大清邮政已具备近代邮政的基本功能。同年,清政府成立邮传司,隶属邮传部,并于1911年正式从海关手中接管邮政总局。

——摘编自岳谦厚、田明《近代邮政与中国社会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邮驿制度发展的特点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国邮政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材料三   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公里(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德国

4.4

191.73

41896

2008

英国

2.85

680.09

16567

2006

日本

1.95

489.04

23474

2006

印度

0.63

212.51

63327

2007

——引自《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国所处世界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并谈谈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
2022-11-29更新 | 28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这反映出(     
A.城市化进程催生城市公共交通B.工业革命扩大人口流动规模
C.市民阶层诉求改变交通业面貌D.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
2022-10-27更新 | 76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3-2024学年高二升学班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近代西方国家电报行业的发展过程是先有国内线路;再有国际线路,而中国是先有国际线路,后有国内线路。中国电报业这一特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B.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近代科学技术未实现普及D.传统邮驿制度的健全
8 . 据统计,截止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中国已修成的铁路总长约9292公里,其中有40%控制在列强手中。同时期,中国煤矿机器开采量的90%以上以及全部铁矿生产被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这一现象(        
A.体现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打开了中国的商品市场D.阻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2022-06-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近代天津开埠通商后,“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此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说明新式交通的兴起
A.改变了天津城市的空间布局B.推动了城市商业的合理流动
C.加速了天津城市的改造步伐D.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张
10 . 民国时期,上海有竹枝词道:“汽车来往疾如风,苦煞行人在路中。撞着身时丧性命,岂徒折骨痛无穷。”不久,上海又有竹枝词说:“有轮无马亦飞行,机器开车制亦精。时止时弯真便捷,呼人让路气球鸣。”材料可说明新式交通工具
A.传播进程的曲折与发展B.冲击了传统的伦理观念
C.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D.促进了各区域间的交流
2021-09-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