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晚清时期,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其实施效果有限。1949年以后,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B.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
C.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D.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
2021-12-27更新 | 251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021-03-20更新 | 1823次组卷 | 113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2019-01-30更新 | 1758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同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的养成D.促进了交通运输业近代化
2022-08-03更新 | 393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初,《青浦县乡土志》记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下列对此分析准确的是
A.崇洋媚外风气成为普遍现象B.政府急需加强公共管理引导
C.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D.女子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后几十年间,汉语吸收的外来词远远超过了延续千年的汉唐时期,其借词的规模、范围、数量,都是空前的。诸如: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来复枪(rifle)麦克风(mi-crophone)巴士(bus)咖啡(coffee)等等。这种变化说明
A.近代汉语因战争被逐渐欧化B.近代社会变迁影响文化生态
C.西学东渐有利于白话文改革D.外来词与文化侵略同步形成
2020-03-20更新 | 7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中期钟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数量已经很多。一些高官将进口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A.传统等级观念已经消亡B.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D.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2019-01-30更新 | 1535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2021-03-02更新 | 331次组卷 | 51卷引用: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时间旗袍的变化
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20年代末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
20世纪30年代初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A.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
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D.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2020-09-27更新 | 56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