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据记载,阅报社兴起于20世纪初的南方诸省。1905年以后,京师、北方诸省出现兴办阅报社的高潮,推动白话报和白话文走向街头、茶馆和寺庙,进入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有人甚至称阅报社“在纵向上一直触及文盲这一最低层次”。据此可知,阅报社在当时(  )
A.推动了维新思想的普及B.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C.消弭了社会阶层的隔阂D.提高了民众的认知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所耳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导致家庭不和B.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C.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D.近代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2020-08-3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中学2020届高三7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2018-09-27更新 | 2063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阳武县志》中记载:“近有慕欧化、尚简易,名为文明结婚者,不由父母、媒妁,男女自以爱情相结,然后订婚……此在学界或机关人员间有行者,而民间则皆由旧。”这说明近代
A.自主婚姻完全取代包办婚姻
B.婚俗的变迁具有不平衡性
C.政府是推动婚俗改革的先锋
D.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2018-05-1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6 . 《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B.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C.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D.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
2018-03-15更新 | 21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上海鳞爪》一书中记载:“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同一时期,河南督军冯玉祥却下令:“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纳税一元。”上述现象说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特点是
A.全盘西化B.男女平等
C.西风东渐D.新旧杂陈
8 . 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B.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2018-09-26更新 | 28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服饰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冠华丽、不遵规制者大有人在,暴富起来的商人穿上锦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苏生文 赵爽《素裙革履学欧风》

材料二   民国后的社会舆论强调:“民国新建,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但由于当时西式服装的主要原料是进口的,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民国政府在制定新的礼服式样时,保留了一款传统的中国服饰作为礼服,但传统帝国时期通过服装便可辨认身份的特征已经彻底消失了。

                                                     ——百度文库《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

材料三   据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学校规定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时必须穿西装,颇让那些穷学生为难,不得不赊账三四百元(数月的薪水)置备一套西装,以解燃眉之急。有的人则到旧货市场上去买旧西装,时称“淘西装”。

                                                                         ——邹韬奋《经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服饰象征意义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分析西装在民国后流行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存在着哪些制约其流行的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中国近代服饰变迁的主要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临淄县志》记载:“元旦(指公历新一年的第1天),县署与各机关各学校,互以名刺相投,贺年节”。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出现于
A.清朝末年
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