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近年来,在“低碳出行”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许多人因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     
A.西方工业革命成果早已传入B.中西方文化冲突严重
C.旧的思想观念对人们影响依然巨大D.交通运输业已经近代化
2 . 民国初期,时装人物瓷绘是粉彩瓷器的一种。在瓷绘中,女性除了传统的育儿女红,家务劳作外,还出现了奏琴游园等社交活动,而且一些遛鸟钓鱼等男性专属活动中,也出现了女性的身影。活动场所大多是 学校、公家花园、洋行等公共场所。这反映(     
A.审美观念变化影响绘画技法的创新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C.艺术与政治相结合迎合了市场需求D.社会性质转变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3 . 甲午战后,新式知识分子倡导家庭革命的言论逐渐增多。“欲为政治上之公民,亦无以全家族之孝行”“政治之革命,以争取国民全体之自由,家庭之革命,以争国民个人之自由,其目的同”。这反映出(     
A.传统家庭失去了社会功能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社会观念变革已成为主流D.近代民权意识冲击传统家庭伦理
4 . 1912年的《民国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其中大礼服分书用、夜用,书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但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分西式和袍褂式两种。这反映出当时(     
A.西式礼服成为主流服饰B.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
C.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D.中西融合观念深入人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3年《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据此可知,当时(     

当选征文反映的主要观点

女性理想的爱人

忠实的爱情

健全的体魄

革命的精神

不慕虚荣和时尚

丰富的学识

人格高尚

节俭的习惯

百分比

66%

50%

33%

50%

100%

66%

50%

男性理想的爱人

爱情忠诚

健美的体格

性情温和

无攀登虚荣习气

相当的学识

文学艺术修养

自立的技能

百分比

62.5%

75%

75%

62.5%

75%

50%

62.5%

A.理想爱人标准体现传统与革新B.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
C.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D.婚姻自由成为了社会主流
6 . 1920年,陈独秀观察到:“觉悟”“爱国”“解放”“改造”“新思潮”“新文化”等名词,一到上海便成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小说家及黑幕文人纷纷挂起新思潮的招牌骗钱,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迅速广泛B.经济的发展助推思想解放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2022-06-21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32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
C.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2021-06-06更新 | 531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李宗辉在《中国近代习俗的变化》中写道,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人们出行一下子由“乡人”变成了“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据此可知
A.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消失B.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
C.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落后观念D.西方文明遭到国人强烈抵制
2021-04-01更新 | 927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知识分子
词语传统保守知识分子传统开明知识分子中西之间知识分子新型知识分子
221051
0381286
西061588

A.普遍具有开放的视野B.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D.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
2020-09-24更新 | 213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