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33年《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据此可知,当时(     

当选征文反映的主要观点

女性理想的爱人

百分比

男性理想的爱人

百分比

忠实的爱情

66%

爱情忠诚

62.5%

健全的体魄

50%

健美的体格

75%

革命的精神

33%

性情温和

75%

不慕虚荣和时尚

50%

无攀登虚荣习气

62.5%

丰富的学识

100%

相当的学识

75%

人格高

66%

文学艺术修养

75%

节俭的习惯

50%

自立的技能

62.5%

A.理想爱人标准体现传统与革新B.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
C.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D.婚姻自由成为社会主流
2024-03-2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晚清时期,汉口的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首歌谣不能反映(     
A.娱乐方式世俗化B.社会生活近代化转型
C.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D.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3 . 下图所示为1947年《申报》上的一则广告。该广告可印证当时(       

A.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B.西方大国加强对中国文化侵略
C.西式餐饮文化已融入市民生活D.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
2023-07-03更新 | 25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64年,英国人波特·史密斯在汉口建立了湖北第一家教会医院。1865年,《中外新闻七日录》报道:“英国士勿医生(传教士)在汉口设立医院,踵门求医者源源而来。”1867年,《北华捷报》称赞道:“几乎所有社会阶层的人都愿意前来寻求建议,……我们认为,数量如此之多的女性病人,是击败对外国人、外国医学和外科手术偏见的证据之一。”据此可知(     
A.社会各阶层人士都认可西医B.西医在洋务运动时传入中国
C.传教士以治病救人为其宗旨D.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开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江苏省淮阴县1912年调查:渔沟乡有私塾38处。县城亦有数十处,是公办小学的五六倍。江苏《吴江县志》云“民国建立后,新式学堂逐渐推广,但私塾仍大量存在,少数私垫开始仿学校设置国文、算数等科,分堂讲授。”据此可知,当时江苏地区(     
A.近代教育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B.政府较为重视近代教育的发展
C.私塾教育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D.教育摆脱了从属科举制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嘉庆道光时期,“外洋”一词多指“中国近海”;同治、光绪时期,“外洋”一词则更多地代指“欧美等外国”。这一变化表明(     
A.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外交理念B.清末新政丰富了地理知识
C.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D.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中期钟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数量已经很多。一些高官将进口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A.传统等级观念已经消亡B.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D.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3年《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据此可知,当时(     

当选征文反映的主要观点

女性理想的爱人

忠实的爱情

健全的体魄

革命的精神

不慕虚荣和时尚

丰富的学识

人格高尚

节俭的习惯

百分比

66%

50%

33%

50%

100%

66%

50%

男性理想的爱人

爱情忠诚

健美的体格

性情温和

无攀登虚荣习气

相当的学识

文学艺术修养

自立的技能

百分比

62.5%

75%

75%

62.5%

75%

50%

62.5%

A.理想爱人标准体现传统与革新B.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
C.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D.婚姻自由成为了社会主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是不可多的的宝库。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刊发的《西医治病》


附录:
都中施医院之西医某君,初次莅华,
未谙言语。而治病给药,必需详询,
方知病之原委。有西女某,教中人,
亦好善为怀者,愿代某君喉舌之司。
两相得而益彰,故赴院病人日以百
计,西士女不以烦冗为苦,殊足多
矣。

——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试修了一条观赏铁路,并试行了火车。但是,由于“京人诧为妖物,旋经步军统领伤令拆卸,群疑始息”,该铁路被迫废止。这反映出
A.铁路修筑危害清政府统治B.观念落后制约近代交通发展
C.国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D.当时中国路权开始遭到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