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下诏劝禁妇女缠足;民国成立后政府发布了包括劝禁纏足在内的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1928年统计缠足妇女的比例,湖北为59%、河北为50%、察哈尔(辖境含今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为53%。这表明
A.全国各地掀起社会改良的湖流B.沿海地区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
C.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比较艰难D.城市居民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2019-06-21更新 | 3403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这一政策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
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
C.表明城市改革的开始
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
4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回答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发《钦定大清商律》“商人通例”,其中第3条规定,女子于法定之场合,得营商业,但必须呈报商部;第4条规定,妻得夫之许可书,且呈报商部,得营商业,但夫于妻之债务,不能辞其责。这说明
A.洋务企业出现多元化B.清政府传统观念发生重大改变
C.“法律为本”思想深入人心D.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繁荣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C.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