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嘉庆道光时期,“外洋”一词多指“中国近海”;同治、光绪时期,“外洋”一词则更多地代指“欧美等外国”。这一变化表明(     
A.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外交理念B.清末新政丰富了地理知识
C.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D.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一千零一夜》的翻译概况(部分)

时间

概况

1900

周桂笙开始在《采风报》上连载了根据英译版翻译成的文言文《一千零一夜》,分别是现译为《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和《渔翁的故事》的两个短篇故事,文字浅显易懂。

1903

5月,《大陆报》开始连载《一千一夜》:《绣像小说》开始连载《天方夜谭》。

1903

文明书局出版了钱楷根据日文译本翻译的《航海述奇》(今译《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这是《一千零一夜》故事在中国的第一本单行本。

1904

《女子世界》连载《侠女奴》(即《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后出版单行本。

1905

《东方杂志》开始连载《天方夜谭》。

1906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奚若翻译的《天方夜谭》,共四册,50个故事。美若以文言译者,平实晓畅,深受时人推崇。

1909

《一千零一夜》被录入由孙毓修主编的中国最早完整汇编的儿童文学读物《童话》丛书。

——摘编自李鑫《〈一千零一夜)在中国(1900-1929)》


指出清末《一千零一夜》翻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释。
2022-07-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上海鳞爪》(1932年)载:“十几年前,只有福州路一家女子植权公司完全是女性充店员……到了目下,商号中雇用女职员的潮流已风起浪涌……也有和男店员同柜的……至南京路之女子商业银行,顾名思义,当然以女子充行员了。”由此可知(     
A.社会变迁影响女性社会生活B.西方的生活方式得到认同
C.上海金融业呈现近代化趋势D.妇女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2022-07-09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20世纪前后中国部分设书人的境遇简表,由此说明当时(     
李伯元1897年6月,放弃科举,来到上海,开分了第一份上海小报《指南报》,痛斥时弊,之后受商务印书馆聘请。
鲁迅1898年12月,放弃科举,前往南京就读水师学堂,后转矿业学堂,最后东渡日本。
陆士谔科举废除后,来到上海,一面行医,一面写小说。真到1944年病逝,一生中创作了百余部作品。
张逸云科举废除后,将家族从事的酱园业做大做强,成为拥有酱园9处、门市部近百家的沪上酱园巨子。
A.传统的社会阶层流动方式改变
B.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已崩溃
C.近代工商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D.科举考试转向选拔实用人才
2022-07-06更新 | 205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秦时期,沿袭殷商取名旧俗,但又有些新的变化。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人们把它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并把这些思想观念命为名字,以示长辈的希望或命名者本人的追求。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下,个人被包围在群体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宗族观念在姓名上也有强烈的影响,如“耀祖”“延嗣”“念孙”之类的名字就是宗族意识的体现。新文化运动中,左翼作家蒋光赤、教育家陶行知这些名字都有西方思潮冲击的痕迹。

——摘编自陶伏平《汉语姓名的文化发展轨迹与文化内涵》

材料二 建国初期,除了一些频率极高的传统名字外,取的最多的名字就是建国、国强、国荣、和平、建华、新民、振华、新华等。大跃进中出生的人取名“跃跃”、“建功”和“跃进”等。文革期间,卫红、卫东、红兵、爱红等名字频繁出现。改革开放后涌现出大量富有浪漫色彩的诗意名,如“雨薇”“滴洋”“寒松”“涧珍”“梦诗”“墨涵”“若晴”等等。同时取叠字名的人增长迅速,表达出一种亲切、喜爱之意,适宜于抒发长辈对晚辈的细腻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华”“建”等象征国家的字逐渐减少。

——摘编自王慧冬《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姓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人取名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体现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改革开放前后取名标准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3年,为“启发民众教育,推进民主革命”,民国政府成立了京师通俗图书馆。到1916年,分布在全国21个省的通俗图书馆已有237所,最多的湖北省已达44所。这反映了(       
A.近代图书馆服务公众的职能B.湖北成为民主革命的中心
C.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D.图书馆主导开展国民教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代就有关于勤俭节用思想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勤俭节用思想则是各学派共有的伦理主张,儒家奠基人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墨子则把俭约和淫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物质财富匮乏,提倡俭约,有利于缓解社会消费需求和物资短缺的矛盾,可保证社会安定和发展,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的主张。

——摘编自张元凯《关于中国古代的勤俭节用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材料二   到了近代,中国传统的消费习俗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逐渐出现奢侈豪华的趋向。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方面看,崇俭戒奢的传统观念未必是十全十美的观念和习俗。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刺激工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代某些奢侈消费也并非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富商的豪华排场,实际上仍带有一些为了摆脱出身寒微而自我炫耀的成分,许多人还盲目崇拜和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大肆挥霍。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奢侈消费面面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勤俭节用”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消费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是不可多的的宝库。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刊发的《西医治病》


附录:
都中施医院之西医某君,初次莅华,
未谙言语。而治病给药,必需详询,
方知病之原委。有西女某,教中人,
亦好善为怀者,愿代某君喉舌之司。
两相得而益彰,故赴院病人日以百
计,西士女不以烦冗为苦,殊足多
矣。

——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试修了一条观赏铁路,并试行了火车。但是,由于“京人诧为妖物,旋经步军统领伤令拆卸,群疑始息”,该铁路被迫废止。这反映出
A.铁路修筑危害清政府统治B.观念落后制约近代交通发展
C.国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D.当时中国路权开始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上海移民85%以上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国内移民中排在第一的是江苏,第二是浙江,然后是福建、安徽、广东等。此外还有国际移民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最多时超过15万人。这反映了近代上海
A.生活习俗西化B.沦为半殖民地C.社会分化严重D.文化包容性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