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习俗变化较为剧烈的一个时期。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期禁止剃头蓄辫和女性缠足,清末新政期间允许满汉通婚等措施的推行,都有力地冲击了传统习俗。这说明当时
A.习俗变化根源于政治变革
B.政治导向影响了习俗变迁
C.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D.习俗变迁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2 . 近代以前,中国人喜欢吸水烟,然而“光绪中叶,都会商埠盛行雪茄烟与卷烟,遂鲜有吸水烟者也”。到19世纪80年代,天津盛行各种卷烟及洋式饰品,连“洋人之侍僮马夫辈”也“口衔烟卷”。这说明近代中国
A.个性消费成为国民主要生活目标B.国民消费呈现出土洋结合的特征
C.洋货入侵引发国民消费观念变迁D.被动选择导致国民消费观念畸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1902年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塑造了“小英雄”形象,这反映了当时
A.儿童思想极其保守一面B.甲午战败激发儿童的爱国热情
C.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D.小英雄创造了全新青少年形象
4 .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学者借西周“共和行政”典故将“republic”译为“共和国”;借《庄子》中指个人养生的“卫生”一词将“sanitary”译为“公共卫生”。这些新词日益普及并传到中国。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学者只注重研究西方政治体制
②中国传统文化对东亚地区影响深远
③日本借用中国传统概念解释新事物
④西方文化通过日本间接地传到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在衣、食、住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吃西餐、穿洋装、住西式建筑成为一种时尚,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而广大农村地区仍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习俗坚如磐石的沿袭下来。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解体的时序B.太平天国运动区域发展的结果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影响D.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6 . 清末之际,时人评论“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入;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更有论者指出“长此不改,一二年后”,乡间恐怕“除百一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作为直接证据,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科举改革阻碍思想解放B.国人接受西学历史进程
C.士绅阶层影响乡村秩序D.近代教育转型的复杂性
7 .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中维新派曾对中国传统一夫多妻制度和妇女守节习俗进行批判,主张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离异自由,革除童养媳陋俗;认为婚姻应该是双方自愿,两情相悦才行。可见,维新运动
A.促进了民主思想的盛行B.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革新D.遭到了顽固势力的抵制
8 . [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材料二   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1-10-07更新 | 194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下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
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西湖博览会(1929年)
征集
展品
类别
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品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
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
2021-10-07更新 | 29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这反映出
A.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B.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间
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
2021-09-27更新 | 2960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