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与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下图为某一研究主题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档案
1上海市档案馆藏档,上海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Q5
2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北平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J002
二、近代报刊
1申报
2新青年
三、专著
1唐宝林等:《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李剑农:《中国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期刊文献
1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历史教学》,2007年第7
2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
根据参考文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论文可能的研究主题,并阐述理由。(要求:使用不少于三种类型的参考文献,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7-24更新 | 157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一些原创歌曲-学堂乐歌,其代表作有《中国男儿》《何日醒》《平等》《格致》《辟占验》《勉女权》等。据此可知,这些作品(       
A.说明流行音乐成为文化主流B.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兴起
C.表现出救亡启蒙的时代主题D.体现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2年7月,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但社会上“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当道患其滋事,函请西官禁止。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当电话甫行时,谣言亦如之”。这反映出
A.近代上海因开埠通商而繁荣B.传统观念对中国近代化的制约
C.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发生变化D.开埠通商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红色和白色分别是中西方婚礼的主色调。民国以来,在中西方审美碰撞下人们中和红色与白色,出现了淡粉色的礼服。此外,为皇家专用的黄色也被释放到了民间衣服的色彩上。黄色以其温暖明亮的感觉深受女性的喜爱出现在了婚礼礼服上。这反映出当时婚俗的突出特点是
A.着装规范,文明婚礼B.仿效西方,删繁就简
C.新旧并存,中西杂糅D.移风易俗,革故鼎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021-03-20更新 | 1823次组卷 | 113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民国时期,有人改变了一首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长辫反被短发替,婚纱成为新时尚。”这反映了
A.新服饰开始走向大众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社会抛弃D.社会风俗改革蓬勃兴起
7 .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应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2020-05-10更新 | 308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五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学生搜集了以下材料。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生活习俗
B.封建思想仍是阻碍社会风俗西化的根本原因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近代妇女开始追求西方时尚化的生活方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集中了庞大的国家行政机构、大批工厂、金融和保险机构、宗教团体、俱乐部、博物馆、艺术馆,先进发达的服务业设施。1600年,伦敦有25万人,约为全国第二大城市诺里奇的16倍。到1801年,当一大批工业城市兴起后,伦敦人口达96万,仍是当时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的11.4倍。伦敦都市区域扩大很快,远远超出旧城的范围,城市建筑沿着主要公路和铁路向郊外延伸,吞噬了邻近的威斯敏斯特、索斯沃克、格林尼治、德普特福德等,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都市区——大伦敦市。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材料二   下面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流行的新的城市用语。

——据邵建《新生活·新观念·新名词:以近代上海城市用语变迁为考察线索》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伦敦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简要评价。
10 . 在19世纪80年代,重庆专门批发洋布的商店就有27家。而地处中南部的湖南省在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里,服饰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
A.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具有不平衡性B.重庆成为西方侵略的重灾区
C.湖南未受到西方经济侵略的影响D.我国中部比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